近日,已持续半年的温州中小企业主跑路和跳楼情况引起了公众关注。央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在去年我国民间借贷市场开始抬头之时,这一市场的资金存量就已超过2.4万亿元,占当时借贷市场比重已达到5%以上。而近两年来,我国民间借贷资金量逐年增长,存量资金增长超过28%。另有数据显示,温州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而且借贷危机还波及了江苏、福建、河南、内蒙古等省区。
2分高利贷,20万现金变30万“废卡”
市民孙先生近日一直在为自己借出去的钱发愁。两个月前,他的一个朋友曾经给他介绍过一个大老板,这个人经营着一家我市知名的餐饮连锁企业,规模很大。在一次的交谈中,这个人询问孙先生能够借钱给他。原来这个人在北京投资了一个食品企业,就以这个餐饮连锁机构名字注册商标,生产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食品,前景非常看好。只是眼下资金紧张,需要筹募一些资金。他打算向身边的朋友借,不论多少,回报都是2分利,而且利息是月结。孙先生一听,2分利实在是太好了,自己的钱放在银行里利息很少,投资其他的东西又怕承担风险,就打算投钱给这个项目。回去和妻子商量,起初妻子担心一旦出了问题投进去的钱有去无回,可他们又想,人家在哈尔滨做那么大的餐饮店,天天生意那么好,再出什么问题有这么多店顶着也会没事,就把20万元的现金借给了那个人。
到了第一次该收利息的时候,那个人说目前他的资金仍然紧张,一时没有办法支付利息。孙先生开始担心起来,他表示希望能尽快还款,利息可以不要。对方拿出了自己店内的一张卡,可以在哈尔滨任何一家自己的连锁店内消费,面值是30万元。可就在孙先生拿到卡后的不到一个星期后,那人的连锁店在一夜之间全部关门停业。孙先生问过朋友后才知道,那人的连锁店在半年之内卖出了很多卡,由于他的资金链已经出现了问题,而且多半在他店内消费的都是卡,所以这些连锁店无法继续经营,在顾客赢门的情况下关门停业。孙先生一下子傻了眼,过了好久才明白,他那20万是很难要回来了。
借贷乱象缺乏监管
“孙先生的情况是典型的民间借贷。”一位姿深银行人士分析道。“今年来,由于银行渠道贷款控制较严,出现贷款排队现象,一部分实力弱、规模小、信用相对较差的企业开始转向民间借贷市场,这导致民间贷款利率上扬。”这位银行人士认为,由于国家货币政策调控,银根的紧缩导致从银行流入民间市场的资金大量缩减。另外,大批量出现的民间金融中介机构也同时增强了资金的需求量。2008年9月以来,央行五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信贷规模宽松的背景下,2009年民间借贷利率有所回落。2010年,随着经济回暖,及央行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控制信贷节奏,社会对银根收缩的预期有所加强,民间借贷利率开始走高。
这位银行人士还说,一方面,由于现行的国有银行的信贷规则和运作模式,国企和政府性质的大项目永远是贷款的重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总是分到很可怜的一杯羹,在资金瓶颈中生存,只能求渴于民间资本;另一方面,老百姓手中的闲钱缺乏有效保值增值渠道。两方面的需求共同催热了民间借贷行为。事实上,民间借贷市场早已是众多小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随着今年政策紧缩,银行额度受限,小企业涌向民间借贷势头爆发。
一位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说,在低利率、高通胀下,很多居民把资金拿出来投资,其中更多流入民间借贷领域,估计与楼市、股市投资三分天下。虽然民间借贷现象已经普遍,很多担保公司都在涉足该领域,但由于管理的确实,导致这个行业问题很多,很多借贷人都那着自己去投资风险高、利润好的行业。而很多被借贷人则战战兢兢地祈祷着自己的借贷人平安无事,在很多时候都无法保证自己的收益甚至是本金。
堵不如疏立法管理
然而,民间借贷如一把双刃剑,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蕴涵巨大风险。风险与利益并存,合法与违规交叉。对民间借贷可谓“堵不如疏”。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首先必须明确民间借贷身份。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一直没能给民间借贷一个明确的身份和地位,更没能将其纳入统一的监管体系。与其任由它暗流汹涌,不如将其直接纳入统一金融监管的范畴,进行引导和规范。其次,必须进行专门监管。民间借贷不同于银行资金,在监督和管理的方式、方法上有着显著不同。对民间借贷必须进行专门的监测,定期采集民间借贷活动的有关数据,及时掌握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资金投向、利率水平、交易对象等变动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宏观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最后,要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民间借贷往往是在亲朋好友之间进行,借贷双方完全基于信用,但借贷资金的总体规模、去向、经营状况等信息非常不透明。因此,有必要要求企业按照规定披露财务状况、资金的用途、运用效益等情况,让贷款人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提高投资者风险识别、判断能力。
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一条出台直接的法律法规,这导致民间借贷行业一直处于粗放式发展的状态。我市经济法学专家王元庆表示,民间借贷行业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没有相应的准入门槛,没有合适的运营规范,是导致民间借贷行业发展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民间借贷本身的盲目性、自发性和隐蔽性等特点,资金流向难以控制,不但扰乱了金融秩序和造成国家大量税收流失,而且极易被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当,成为地下经济洗钱的工具,目前很多地区骗贷、非法集资、高利贷、暴力催债等现象屡禁不止,如不针对性专门立法,必然导致负面效应的扩大化。他建议,我国应尽快制订和出台放贷人条例或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的专项法规,明确借贷主体资格和区分合法民间借贷与非法地下金融的标准,完善民间借贷主体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确定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保证其合理的生存发展空间。王元庆最后表示,只要运作规范,除了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外,还可以保障民间借贷资金流转的安全,减少借贷冲突,促进和谐。但如果进入者不规范运作,不仅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还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
哈尔滨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