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小小的名片,上至国家首脑,下至平民百姓,交际中总需要它。1950年6月28日,周恩来陪同毛泽东主席专门接见了我驻波兰大使彭明治等10位新中国首批驻外使节时,周恩来总理拿出一沓毛泽东和他的名片,对彭明治说:“外交无小事,带上它工作方便,需要找波兰领导人时就把我和毛主席的名片交给他们。”彭明治接过那些米黄色的布纹纸名片,看得格外仔细。这时,身边的一位同志说道:“这名片不就是介绍信嘛!”引得大家笑起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制作名片时,考虑实用性的同时,更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其中,使之让对方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这些“创意名片”也成了收藏新宠。
前不久,偶遇福建泉州师范学院集报爱好者傅志雄老师,他从口袋中掏出一枚名片(图1)递给笔者,乍一看是张红心5扑克牌,但细看确是他的名片。这张扑克名片正面印有小傅的彩照,还有一段自己的收藏简介,并选用了一张老报纸作为背面图饰。当笔者问及为何选用红心5这张扑克牌来做名片,他的解释是:“一颗红心向着五月,与其从事团学工作的的身份相吻合。”
在笔者收藏的个性名片中,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集邮公司崔庆涵经理的名片选用金属材质制成,四周镶有细腻的镂空图案(图2)。名片正面红色的“集邮”二字格外醒目,背面印有1978年发行的T28《奔马》邮票中的第五枚,徐悲鸿笔下的骏马奔驰而来,生动地传递出大草原的地域气息。同时,崔经理还不忘通过自己的名片宣传集邮业务,在名片上有这样一段话:“集邮是一种收集、鉴赏、研究邮票及其他集邮品的文化活动。集邮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加艺术鉴赏力。”
此外,笔者还藏有几款磁卡名片。泉州集卡爱好者苏建初的名片就是一张中国铁通的电话卡,名片上有一幅苏建初的漫画,漫画中的他正捧着一本《兴趣大全》读得津津有味。这款电话卡名片是有关部门专门为其量身定做的,属于非卖品,在辽宁地区可以作为电话卡使用。
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吉祥物“同同”的设计者李竹兵先生的名片形如一张信用卡。卡的正面凹凸的卡号摇身一变,成了主人的手机号码,并配有本人的肖像剪影;卡身背面同样有磁条、持卡人签名等信用卡的必备要素。在李竹兵看来,这是运用创意提升品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