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通道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旅游地产能否持续火热,到底是“中国房地产商的救命稻草”还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取决于中国经济整体能否健康发展。 周忻表示,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市场都要面对两个问题:一是房价虽降,但没有房票的怎么办?还有一个是有房票但仍买不起的怎么办?可见市场并不乐观。中国经济预期仍被看好,大部分开发商经历过不同程度政策调控,市场无需太过度担忧。 他认为开发商在三四线城市跑马圈地并非完全出于规避宏观调控,而是立足于一二线城市发展的基础上而为之,也是城市化、梯度化消费的必然结果。他分析2011年的楼市,尽管住宅全面缩水,然而旅游地产异军突起,长远来看,旅游度假的消费方式和旅游地产的热潮是大势所趋。区别于普通住宅与商业地产,旅游地产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房地产业态,开发商与服务商已先知先觉,在各大旅游城市布下重兵,集团不仅仅布局在海南,今年还计划在40多个城市与上百个项目展开合作。旅游地产比普通住宅需要更加系统的服务,未来渠道营销、电子商务是旅游地产最重要的销售方式。 中国的旅游地产业刚刚起步,需要大量资金的准备,且需要一定时间的累积,总体而言对开发商的要求非常严格。大量开发商投身旅游地产则导致了旅游地产的不断扩大,开发商必须深耕细作应对竞争。例如,正在与如家设计旅游地产的住宅管理模式,协助消费者进行物业闲置期的经营,同时又能维护住宅情况,共同探索旅游地产全新的服务模式;一些“高端定制式”的旅游地产理念、文化+旅游+地产模式、养生旅游地产模式、休闲地产模式等正在陆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