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企业舆情 > 企业舆情 > 正文
中粮取代北大荒成为米业老大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时间:2011/10/13 10:08:15     
  规模最大并不意味着盈利前景一片光明。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集团、北大荒以及吉粮集团的水稻加工业务在2010年都出现了亏损,原因在于不少企业去年囤积了不少东北圆粒粳稻,而从2010年10月份开始,政府有关部门调控稻谷在内的粮食价格,稻米价格下跌,企业陷入亏损状态。  
  日前,中粮集团两家位于东北水稻主产区的大米加工厂正式投产,中粮水稻年加工能力突破400万吨,取代北大荒成为米业老大。

  市场分析师指出,大米仍是国内水稻加工企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稻谷的深加工则处于初级阶段,往往导致国内米厂利润微薄甚至处于亏损状态,包括中粮集团在内的企业急需找到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中粮集团此次正式投产的两家米厂中,一家位于黑龙江绥化,该项目总投资3.3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29.43万平方米,年加工水稻能力30万吨;另一家中粮米业(五常)有限公司总投资1.8亿元,年加工水稻能力10万吨。

  上述两厂投产后,中粮集团年综合稻谷处理能力达到408万吨。。公开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北大荒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水稻能力为255万吨,从处理能力上来看,中粮集团已经超越北大荒,规模全国最大。


  规模最大并不意味着盈利前景一片光明。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集团、北大荒以及吉粮集团的水稻加工业务在2010年都出现了亏损,原因在于不少企业去年囤积了不少东北圆粒粳稻,而从2010年10月份开始,政府有关部门调控稻谷在内的粮食价格,稻米价格下跌,企业陷入亏损状态。

  北大荒(600598.SH)2010年报显示,当年米业部分实现收入52.2亿元,成本则为53.8亿元,毛利润为负1.6亿元。一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此前告诉记者,由于收购水稻的价格太高,加上宏观调控控制大米的销售价格,该企业2010年没有赚到钱。

  中华粮网分析师张露对记者表示,对于大米加工企业来说,水稻深加工的利润很大,比如从米糠中提取米糠油、用稻壳发电以及加工大米淀粉等,但是国内企业目前主要还是将稻谷加工成大米出售。企业只有做出创新,才能在米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雅思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中粮,,,,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