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国电集团公司在北京召开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所属能源创新技术研究中心和风电设备及控制技术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宣告挂牌成立。
2009 年6 月,国电集团积极贯彻中央实施“千人计划”、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决策,经国资委同意、中组部批准,正式成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单位,并组建了“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作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体,全面启动并科学筹划了公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一年来,国电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全面、快速推进,总体位居国家级高新科技基地的北京未来科技城15 家中央参建企业前列。据了解,该基地于2010年8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该主体建筑将于今年年底封顶,2012年底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从2009年筹建至今,基地已完成能源创新技术研究中心和太阳能、风电设备与控制、海洋地热能发电、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燃烧、风电运营、煤化工、火电节能减排技术等8个研究所的组建工作。
据国电集团党组书记、副总经理乔保平介绍,基地聘请了被誉为“世界太阳能之父”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马丁·格林教授担任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目前,基地已引进入选“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6名,涵盖风机研发、新型材料、低氮燃烧、储能、太阳能、煤化工等领域,实现了人才队伍的梯队化、团队化。
据悉,该基地还启动了38个科技攻关项目,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应用价值的科技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先后承担了8个国家“863”项目;新一代薄膜电池技术的合作研发项目获得澳大利亚政府批准;“智能电网中大规模新能源电力安全高效利用基础研究”已正式立项;光伏建筑一体化薄膜透光组件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将于2012年量产,转化效率达35%-40%。
早在研究院筹建初期,基地就启动了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全面合作。今年先后与瑞士ABB集团、德国施密德集团、比利时微电子研发中心分别达成了具有实质内容的合作意向,在太阳能、风机等方面签订了共组研究所、共同研发项目等合作协议。在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签署了合作协议中,确立了在能源领域技术研发与转让、人才培养、实验室共建、专家资源共享等多种合作方式。
国电集团表示,将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建设“两型两化”研发机构为主线,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力争到2012年,创新创业基地工程建成使用,基本形成技术研发平台、初步建成以“千人计划”为龙头的领军阵营,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研发成果;到2015年,推动研发成果转化并实现批量产业化,国际合作水平明显提升,创新创业基地步入国内领先的新能源研发机构行列;到2020年,技术研发水平全面提升,研发成果实现高转化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产业升级全面提速,实现“综合型、应用型、市场化、国际化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研发机构”的建设目标。(吴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