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勇当雄鹰不言休 立足岗位展翅飞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1/7/13 14:44:30     
胡种新,现任中铁五局衡茶吉指挥部总工程师,1995年参加工作,先后转战南昆、朔黄、青藏、西格、兰新二线、衡茶吉等重点铁路工程,一步一个脚印,由一名铁路新兵成长为一名技术能手,由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成长为一只翱翔在高原之上的不屈的雄鹰。他曾荣获局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昆仑铁汉、青海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记中铁五局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岗胡种新

    胡种新,现任中铁五局衡茶吉指挥部总工程师,1995年参加工作,先后转战南昆、朔黄、青藏、西格、兰新二线、衡茶吉等重点铁路工程,一步一个脚印,由一名铁路新兵成长为一名技术能手,由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成长为一只翱翔在高原之上的不屈的雄鹰。他曾荣获局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昆仑铁汉、青海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与天下第一险洞“亲密接触”

    南昆铁路家竹箐隧道当时号称“天下第一险洞”,高瓦斯、高地应力、大涌水,施工难度极大。刚从中国矿业大学测量工程专业毕业的他,一到工地,就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每天深入工地,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请教,晚上还把每天的施工心得详细记录下来。在家竹箐隧道工作的一年间,记录了4大本施工心得。正是他的勤奋钻研,他积累了大量宝贵的隧道施工技术管理经验。

    挑战生命禁区 建功雪域天路

    局承建的青藏铁路五标段,地处海拔4300-4800米的高原冻土区,具有强辐射、低含氧、低气压、大风沙、昼夜温差大等生命禁区的特点,几乎所有的施工难题和地质病害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被称为是青藏铁路的“地质万花筒”。

    2001年6月,他被调到局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任工程部。不顾初上高原的不适应,他在报到第二天就来到海拔4700多米的昆仑山口,与设计人员一起进行交桩和全管段的贯通测量工作。在青藏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他咬紧牙关一直坚持到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

    在青藏铁路第五标段,不仅有世界冻土第一长隧昆仑山隧道,还有各种复杂的路基工程和桥梁工程,尽管设计上已采取了较多的加强措施,但施工中发现还是有不完善的地方。为此,他与同事一起展开高含冰量冻土路基施工技术攻关,从施工顺序、劳动力组织、机械配备、技术要求等方面制定了高含冰量冻土路基处理及坡面防护工程施工方案。经过精心施工,路基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为高含冰量冻土路基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2001年,为完成青藏总指下达的昆仑山隧道200米成洞任务,局指挥部成立了开挖运输、防排水、监测、支护、衬砌五个科技攻关小组。昆仑山隧道有60米的浅埋段,如何保证该段不渗不漏是冻土隧道成败的关键。他作为防排水小组成员,积极联系总指、设计院的有关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员,提出措施和方案,加快了施工进度。最后局指获得了青藏总指综合评比一等奖。他还参与了《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综合施工技术》、《昆仑山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等论文撰写。参与的《青藏铁路工程》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重上雪域高原 雄鹰展翅飞翔

    2007年9月,局中标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六标段。此时,他刚从青藏高原下来。在接到担任西格二线工程部长的通知后,他爱人在电话里劝他说:“你还要不要命?身体刚好一点,又要上去!”也有人说,上去干啥?环境那么艰苦!但他不这样想。他觉得,自己既然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候,就应该服从组织安排;更何况自己在高原呆过,不仅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有施工管理经验,还和青藏公司的人员建立了良好关系,组织有召唤,项目需要他。

    作为全线重点工程全长3919米的西格二线锡铁山隧道,地处海拔3000米以上的柴达木盆地,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施工非常困难。施工中,他坚持深入隧道施工现场,和项目部的同志一起,不断完善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特别在冬季施工中采用搭设保温棚、原材料加温等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的冬季施工方案,保证了管段内混凝土结构工程按时完工,确保了隧道的顺利贯通,为全管段按期开通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0年2月,局中标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宁至大通段全长48.33公里、总投资30亿元的站前工程。他被任命为局指挥部总工程师。其中兰新二标的西宁隧道,全长5743米、是铁道部一级风险隧道,地质状况极其复杂,其中Ⅴ级和Ⅵ级围岩就达3050米。进口端浅埋段长度1368米,为Ⅵ级围岩,最浅埋深仅12米,下穿兰西高速公路。这在国内同条件隧道中也属罕见。面对隧道施工存在的多变的潜在安全风险,他与同事们一道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和原则制定施工方案,把防护和排水工作做在前面,促进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平稳、均衡发展。

    勇当雄鹰不言休 青春挥洒衡茶吉

    2010年11月,组织安排他到局工程管理部工作,他也想早点从高原下来休息调养一下身体,毕竟在高原上呆了将近10年的时间。今年3月,因工作需要,局又安排他到衡茶吉指挥部任总工程师。这使他倍感疲惫的身躯,又兴奋了起来。一接到命令,他就迅速赶赴施工现场,掌握管段工程进展情况,认真做好施工调查,力争尽快进入角色。

    全长5083米的云阳山隧道是衡茶吉项目的“拦路虎”,一度因工期原因使得全局上下都非常关注。面对重重困难,他和局指其他领导一道,与项目部积极组织科研攻关,优化施工组织方案,6月19日全隧实现了安全顺利贯通。

    随着一条条钢铁大动脉的建成延伸,他的梦想也在展翅高飞。(李峰)
责任编辑:张冰馨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勇当雄鹰, 不言休 , 立足岗位, 展翅飞,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