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用忠诚和奉献唱响的英雄赞歌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1/7/13 14:42:11     
中铁五局一公司玉蒙铁路项目部现有员工346名,其中党员20名。承担玉蒙铁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秀山隧道出口正洞5460米、平导5452米,以及16.9公里无砟轨道的施工任务。由于地质极其复杂,管段内富水区达10个,项目从2006年4月开工以来,先后发生涌水、突砂等灾害103次,曾3次采用迂回导坑通过不良地质段,被铁道部列为I级高风险隧道,在全国11座高风险隧道中排名第二。在秀山隧道建设中,广大党员干部和参战员工始终以坚守不怠的坚强意志,在滇南大地谱出了一曲回肠荡气的拼搏者壮歌。 
——中铁五局一公司玉蒙项目部先进事迹

    中铁五局一公司玉蒙铁路项目部现有员工346名,其中党员20名。承担玉蒙铁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秀山隧道出口正洞5460米、平导5452米,以及16.9公里无砟轨道的施工任务。由于地质极其复杂,管段内富水区达10个,项目从2006年4月开工以来,先后发生涌水、突砂等灾害103次,曾3次采用迂回导坑通过不良地质段,被铁道部列为I级高风险隧道,在全国11座高风险隧道中排名第二。在秀山隧道建设中,广大党员干部和参战员工始终以坚守不怠的坚强意志,在滇南大地谱出了一曲回肠荡气的拼搏者壮歌。

    灾害面前,挺起坚强不屈脊梁

    秀山隧道施工难,难在那复杂多变的地质,基本代表和囊括了云南全部地质灾害特征。地质灾害经常发生。

    2006年6月26日凌晨5点15分,平导正在出渣。突然,掌子面的岩壁像吹气球一样往外鼓。“不好,要涌水。”开挖班长胡卫强也极少遇到这种状况,他惊恐地大喊:“撤、撤,兄弟们快撤啊!”

    员工们切断设备电源后撒腿就跑。足足跑出300多米后,回头一看,整个平导犹如山洪暴发,100多米的轨道瞬间被流沙覆盖,支护用的拱架、连接钢筋、小导管全被扭成了“麻花”。这次日涌水量高达12万方的大涌水,使1200米水沟被泥沙填满,平导运输全部瘫痪。许多农民工受惊吓后出现了恐惧心理,不敢靠近出险掌子面。

    “党员干部带头排险,给员工开路!”党员突击队冲在了最前面。在鲜红的党员突击队旗帜感召下,参战员工纷涌而来,齐心协力打响了抢险攻坚战。

    在连续48小时的奋战中,平导开挖班组长武平友一人扛着两个50多公斤重的大沙包,趟着淤泥,艰难地围堵;年近半百的测工黄友根不甘示弱,坚持抢险至最后。田如国、何建桥等几名骨干手磨破了,腿蹭伤了,腰闪着了,任凭谁劝也不肯退下。28日临近中午,涌砂成功被堵住了。食堂加菜准备慰劳抢险勇士们,可左等右等也没人来吃饭,到工棚一看,到处鼾声一片。

    在建设过程中,秀山的员工们先后战胜了大小103次的涌水突砂险情,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工程院士王梦恕到秀山隧道考察后感慨地说:“像秀山这样常年涌水、灾害密集的隧道,我还没见过。要不是选择这么能攻善战的队伍,施工恐怕无法推进!”。

    正是这样的队伍,在灾害面前中挺起了坚强不屈的脊梁。

    攻坚克难,再亮隧道王牌形象

    2011年8月以来,创优争先活动在玉蒙项目扎实开展,党工委提出了“一月一提高,逐月有突破”的奋斗目标。通过连续三次攻坚战,再次显示了中铁五局的实力和水平。

    一是迎难而上,打响“大干50天”竞技战。党工委提出“攻坚克难、永不服输是我们的团队精神,这一仗一定要打赢!”的号召后,邓道顺、谷燕洲等5名本应回家轮休的党员、职员纷纷收起请假条,王才高、顾守良等7名在家休假的党员和生产骨干毅然赶回工地,13名准备返乡探亲的班组员工也主动要求留下参战。在党员干部和生产骨干的引领下,全体员工奋勇当先,全面完成了任务指标,夺取了股份公司指挥部“大干50天”劳动竞赛第一名。

    二是轻装上阵,打赢无砟轨道突击战。6.63公里的汉邑村隧道无砟轨道施工要求在今年5月20日前完成。为了快速进点开工,工工委主任侯红波带领7名管理人员在临近春节进驻了洞口,高效率地开展筹建工作。为解决CP3轨道控制网埋设难题,副总工张健等3名技术干部每天忙碌到深夜。施工过程中,8名党员干部每天轮值洞内,与工人们并肩作战,最终提前5天告捷。

    三是全力冲刺,打好平导贯通攻坚战。为早日贯通平导,广大参建员工每天头顶如注渗水,浑身无一干处,但都干劲不减地艰难掘进着。秀山隧道平导于6月9日实现贯通,比原计划提前11天。各界都对他们的坚强意志给予了高度评价。

    昆明局副局长韩忠平多次到这里检查指导,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你们五局不愧是隧道施工的王牌军!”

    甘于奉献,一心敬业无怨无悔

    秀山隧道因常年涌水量大,非常湿冷,平导平均温度只有13℃左右。人在掌子面干上10分钟,连短裤都能拧出水,较多员工因此染上了感冒等疾患。2009年10月中旬,开挖班等班组在3天内就有34人相继发生重感、发烧。当防疫专家确诊并排除了H1N1流感疫情一说之后,多数员工谢绝了吊瓶,拿上一点药品就回到班组要求上班,急得医生们直跺脚。

    正洞开挖班班长顾守良是一名老党员。他一直坚持在秀山工地拼搏着。2007年8月,隧道正洞进入了剪涨裂缝地段,涌水突砂频繁,加上工人新手又多,身为班长的他忙得经常顾不上休息。就在这个关键时段,他母亲去世的消息传来,顾守良抱头痛哭,但他明白自己此时不能离开工地。直到两年后的春节,他才回老家给母亲烧纸磕头。此时母亲的坟前已杂草丛生。

    安质部长李继承2009年6月调入秀山工地后,女友徐艳也放弃了业主单位的高薪工作,一路相随来到秀山,尽管月收入不足2000元,仍然兢兢业业。看到同事们在秀山隧道的诸多付出,他们下定了决心:隧道不通,决不结婚!当今年6月9日秀山平导贯通时,党工委在洞口为他们举办了简朴而隆重的工地婚礼。

    在秀山隧道工地上,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

    逆境之中,锤炼坚强有力班子

    项目要干好,班子是关键。玉蒙项目部6名班子成员有个共同的特点:能攻善战,吃苦耐劳,忠诚履职,作风务实。原项目经理黄保根和现经理付廷达,堪称是攻坚克难的表率,在隧道发生涌水险情时,他们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靠前指挥,当好安全生产的“守护神”;在生产经营管理上,他们总是身先士卒,做好制度的先行者;在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上,他们始终奋勇争先,赢得了员工的普遍爱戴和支持。两人先后被股份公司评为“优秀项目经理”。

    副经理张兵权年年是优秀党员,患有严重的风湿病,长期靠药物控制却也不肯离开岗位,每天坚持在湿冷的掌子面督战。今年2月6日,他72岁的老父亲突发脑风,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为了做好节后的生产安排,他毅然将照顾父亲的担子交给了妻子和弟弟,自己却坚守在工地。10天之后,收到父亲病情进一步危急的消息后,他才匆匆赶回了家。可此时,他再也无法听到父亲那和蔼的话语。

    在这个团结奋进的班子里,还有坚守六年的党工委书记林锦祥、踏实勤奋的总工王才高,严抓细管的安质副经理蒋长宏,敢于争优的工委主任侯红波等等。他们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着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带领全体参建员工唱响了英雄赞歌。该项目取得了 “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的骄人业绩,得到了铁道部、中国中铁、云南省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先后获得中国中铁股份公司“红旗项目部”、“安全标准工地”, 贵州省“安康杯”优胜班组,玉溪团市委“青年文明号”等集体荣誉39项。(李峰)
责任编辑:张冰馨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忠诚, 奉献, 英雄赞歌,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