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市场直击 > 企业之声 > 正文
电动自行车下乡成“鸡肋”
来源:中国企业报       时间:2011/2/15 11:06:37     
2月11日,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来自九三学社的江苏省政协委员王庚在江苏省“两会”上表示:“应该简化电动自行车上牌登记的手续,让市民在电动车卖场买车时同步上牌,不用来回跑,收费能低则低,免费更好。” 
2月11日,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来自九三学社的江苏省政协委员王庚在江苏省“两会”上表示:“应该简化电动自行车上牌登记的手续,让市民在电动车卖场买车时同步上牌,不用来回跑,收费能低则低,免费更好。”

  王庚提出这一建议的背景是,由于上牌照困难,大多数电动自行车目前“身份不明”。此外还容易遭窃。即便在去年加入了家电下乡大军,消费者选购时仍顾虑重重。

  中标电动自行车下乡的企业,已全然没有了竞标时的满腔热情。

  “当初参与下乡竞标,我们也是骑着毛驴顺大流,但是到现在也没看出中标带来什么效果,没中标的地方反而卖得更好。”无锡市圣宝车辆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圣宝”)企划总监徐松涛告诉本报记者。

  2010年,无锡圣宝旗下的欧派电动车先后在河南、江苏、山西、云南等8个省份中标“电动车下乡”。不过,中标省份的销量并无任何起色。

  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委员会主任委员陆金龙说:“中标企业在这些省份的境遇很尴尬,甚至有的企业提出,希望取消自己的中标资格。”

  “实际上,在中标之前,我们就已经预感到下乡效果不会太好。现在事实证明,刚开始没有形成一个热度,后面就没多大意思了。”对此徐松涛也颇为无奈:“至少2011年的招标,我们是没什么兴趣参加了。”
    中标企业从热点到冰点

    2010年上半年,无锡圣宝成立了专门的“电动车下乡项目小组”,备战各省竞标。

  此外,在研发、采购、生产、产品、营销、物流和售后等各个岗位,该公司请每个员工献计献策,为达到“家电下乡”要求立下军令状。

  所有的努力在2010年6月23日收到成效。这一天,欧派电动车在河南、江苏、山西三省“家电下乡”中标。随后,又在云南、湖北等省份相继中标。

  跟无锡圣宝一样,“下乡”跑马圈地的电动自行车企业不在少数。

  截至1月18日,在全国拿到生产许可证2000家左右电动自行车企业中,共有144家夺得下乡指标,其中雅迪、新日、爱玛等3家企业在10个省全部中标。

  实际上,农村市场这块大蛋糕已让诸路高手艳羡已久。

  陆金龙介绍,4年前,电动车城乡销售比例为6:4,2009年已经转化为5:5,农村市场销售量持续上升。而在2010年执行家电下乡政策后,13%的财政补贴预计将带来市场规模增长20%以上。

  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也认为:“在国家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还没有正式修订出台之前,电动自行车在10个省能率先下乡,相当于为我们在10个省发了绿卡。”

  然而,这很可能又是一出“叫好不叫座”的戏。

  按照政策要求,在购买电动自行车后,由售车店面在店内登录家电下乡专用网络录入相关信息,才能获得补贴资格。然而,能有网络接入条件的经销商大部分都在城市,农村门店大部分都没有接入互联网。

  其结果是,农村消费者在购买中标车型时,往往还需要到临近的城市购买。

  此外,农村消费者“砍价”让不少经销商很烦恼。中标车型必须严格按照投招标过程中的中标价格销售,但不少农村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自行车时,都会习惯性地与经销商砍价,最后往往谈不拢。

  陆金龙介绍,有的企业认为中标产品报价过低,厂方、经销商都不赚钱;电动自行车下乡在销售淡季开始实施,下乡车销量还没有出现放量、井喷的现象;农民普遍存在对电动自行车下乡不知情的现象。

  “材料价格上涨,整车企业议价能力丧失,在这双重压力下,下乡对越来越多的企业而言形同鸡肋,企业下乡热情也就随之下降。”陆金龙道出了企业由“热”转“冷”的关键点。

  “我们的产品价格本身就偏低,下乡补贴能起到的作用不大。”徐松涛坦言,“为了中标,企业付出了很大代价,这些都是需要摊销的。”

    未中标企业打“擦边球”抢市场

    “电动自行车市场,现在已经时装化了,变化太快。”徐松涛告诉记者,“企业需要不断推出新款式,在功能、型号方面更新换代。就是在农村,现在也是80后、90后在骑电动车,如果款式不是他们想要的,根本卖不动!”

  由于电动自行车下乡招标本身就花了很长时间,后来又需要对经销商进行培训,前后花了近一年时间。因此,通过竞标下乡的车型,都是半年、甚至是一年以前的,很难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欧派有100多款车型,但是在有些省份中标的只是其中一两款,而我们卖得好的车型又不一定能中标。”徐松涛无奈地说。

  另外一个瓶颈是,电动自行车的经销商往往达不到下乡政策的要求。徐松涛说:“按照家电下乡政策,经销商必须是一般纳税人,而我们的客户普遍偏小,在终端执行时就出现问题了。”

  爱玛品牌总监宗逸也表示:“在我看来,家电下乡是催熟产业链的过程,我们很多的客户都是小本经营,开一个门店,甚至营业执照也没有。电动自行车下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促进行业规范化的过程。”

  来自未中标同行的竞争,让中标企业很伤脑筋。

  常州鸿尔达车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蒋学鉴表示,一些没有中标的企业采取了 “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和手段”,主要是打价格战,挤占毛利润低价倾销,还有少量企业存在不开票的现象。
 
 “把产品的毛利都挤掉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势必要降低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也提供不了。”蒋学鉴难掩自己的不满。

  蒋学鉴认为,这些同行搅乱了市场。

  他提醒说:“中标下乡企业的每台车都有标识,下乡指定店都有标牌,有正规的发票,补贴来源于政府,不下乡的企业是没有这些措施的。对于这些区别,消费者和经销商应该擦亮了自己的眼睛。”

  “电动车走过十几年的道路非常不容易,中标企业的个数也是非常少的,所以大家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那些不诚信的企业也应该赶快醒悟过来。”蒋学鉴说,“建议政府部门对不诚信企业加强监管,同时增加招投标的机会。”

  针对家电下乡产品出现了定价偏低和型号更新的问题,马中超也透露:“我们正联合各下乡省市的行业协会,共同向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主管部门反映,争取政策尽快调整。”
责任编辑:贾迪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电动, 自行车, ,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