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邮 箱
在线加入
网站首页
企业要闻
财经报道
权威发布
安全生产
维权时空
创新前沿
公益慈善
企业舆情
经济人物
食品
汽车
房产
环保
IT
娱乐
旅游
教育
招商
商场
物流
通讯
会展
健康
财经
家电
科技
能源
位置:
首页
>
创新报道 >
创新报道 > 正文
2011年我国彩电行业:创新与需求促发展
来源:
慧聪家电网
时间:2011/2/12 10:26:54
随着春节不断临近,彩电行业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2011年。经历了产品结构调整、技术突飞猛进、市场稳步增长的2010年之后,2011年彩电行业又将如何发展?“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认为,彩电行业在活跃的技术创新和旺盛的消费需求推动下将焕发出蓬勃活力。”
随着春节不断临近,彩电行业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2011年。经历了产品结构调整、技术突飞猛进、市场稳步增长的2010年之后,2011年彩电行业又将如何发展?“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认为,彩电行业在活跃的技术创新和旺盛的消费需求推动下将焕发出蓬勃活力。”中国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在2011年1月18日举办的“2010年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暨彩电行业研究发布会”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2010年规模实现稳步增长
纵观2010年,彩电行业实现了稳步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高素梅表示,在成效显著的扩内需政策和逐步回暖的外需市场共同作用下,201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体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增速逐步趋稳。2010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速提升13.4%,比同期工业平均水平高1.4%。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孙新果说:“在一系列刺激内需政策的拉动下,彩电产业规模保持持续增长。中国电子视像协会统计分析,中国2010年彩电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11493万台,同比增长16.1%。其中,平板电视(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产量为9086万台,同比增长24.7%;平板电视产量占彩电总产量79.1%,比2009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液晶电视产量为8790万台,同比增长25.8%。平板电视产业链建设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也已取得突破。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同时,行业国际化特征明显,产品出口进入了平稳增长阶段。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彩电出口量为6628万台,同比增长21.4%。其中,液晶电视出口量为5163万台,同比增长30.1%。”
展望2011年,孙新果认为,中国彩电行业会迎来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同时面临着新技术、新概念、新产品迭出,竞争更加激烈复杂的形势。
对于未来中国视像行业的发展思路,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在《电子视像行业“十二五”发展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继续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快产业链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技术创新,重点支持面向三网融合、产品与应用相结合的多业务系统建设;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以企业和企业联盟为主体,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体系,增强标准制定、实施能力;优先扶持骨干企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融合,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赵波强调,中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区域聚集效应日益凸显。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下,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将继续向价值链上游迈进,在全球产业布局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
关于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将其总结为:“区域适当分散,主体必须集中”。周子学说:“中国要发展平板显示产业,经营主体不能分散,只有让有实力的经营主体把各方面生产力集中起来,完成产业整合,实现规模效应,才能有效提升中国在平板显示产业领域的竞争力。
2011年销量有望再创新高
“2010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规模为3998万台,同比增长16%;2011年中国彩电零售规模有望达到4365万台,销售额达18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20%。”奥维咨询(AVC)总经理喻亮星对2011年彩电市场充满了信心。
奥维咨询数据显示,2010年彩电总体市场销售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2010年下半年,随着中国三四级市场的放量和上游彩电面板价格的走稳,行业形势开始好转。2010年中国液晶电视零售规模为3347万台,同比增长42%;等离子电视零售规模为211万台,同比增长24%;CRT电视零售规模为440万台,同比下降52%。从彩电的产品结构比重来看,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与CRT电视占比为84:5:11,2009年同期为68:5:27。
喻亮星表示,从2010年的市场运行看,中国彩电市场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和居民消费意愿减弱的影响,在销售任务达成率和利润规模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但中国彩电行业仍不乏亮点,如产业链建设获重大突破、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继iTV、LED、3D电视之后,2010年彩电行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内容更丰富、娱乐互动性更强的智能电视掀起彩电行业新一轮变革。奥维咨询的周度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2月末,市场上推出的智能电视新产品达到21款,市场销量额占比达到1%。由于智能电视具备开放式操作系统,可自由装载软件,能更好地进行人机互动,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在未来有望成为核心的家庭娱乐终端。以智能电视为核心带动家庭各种电子产品之间的多屏合一以及电子产品功能的相互渗透,已成为行业发展方向;消费者对智能生活的需求,是促进智能电视发展的动力。
对于2011年,喻亮星认为,经历了2009年货源准备不足和2010年高库存压力后,彩电行业有望朝着更加稳健、理性的方向发展。原因在于:首先,技术的发展带动行业升级、挖掘市场替代需求;其次,国内面板发力,促进平板产品的进一步普及。第三,认清技术升级趋势背后的机遇和风险,合理规划产品布局,科学安排营销策略,强化企业利润和风险的可控性。因此,2011年中国彩电行业质量和企业效益将会值得期待。在市场规模方面,奥维咨询预测,2011年中国液晶电视零售量将达到3816万台,零售额达1593亿元,占比分别达到14%和18%;等离子电视零售规模有望突破290万台,增长率超过31%。等离子电视的零售规模增长率在五年后首次超过液晶电视。
不过,创维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杨东文认为,彩电行业自有的特征——产业链很长,导致供需双方始终不能达到平衡,业内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可能会有较大偏差。“以2010年初对2010年彩电市场的预测为例,当时很多业内人士都预测LED背光液晶电视销量将达到一个很高水平。但是目前来看,2010年LED背光液晶电视在中国市场占比只有20%多,销量远没有达到预期。其中的原因就是LED芯片供货不足,这么一个小部件影响了整个彩电产业链的转型。”
由于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喻亮星还对中国彩电行业未来五年(从2011年到2015年)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做了前瞻预测:2015年中国彩电内销规模将达6000万台。
在经济政策的推动下,彩电将成为耐用品消费市场的主要产品;彩电技术和产品将向多元化发展。网络功能及智能化应用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彩电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并且促使彩电企业运营模式创新:门店类型多样化、定制服务、网上商城等电子商务新型渠道快速上位。其中,电子商务在未来5年有望占据彩电市场10%的销售规模,给彩电市场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彩电市场品牌竞争压力犹存,而竞争压力的根本则是非理性价格竞争。喻亮星建议,中国彩电行业应抓住政策利好机遇,巩固并扩大自身优势。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产业联盟作用,鼓励竞合,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继续完善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以应用促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引领行业发展格局,构建持续发展合作共利的生态圈。
责任编辑:雅思
【字号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推广:
彩电行业, 创新, 需求, 发展,
C
E
NN 瞭望台
京东企业采购节开启 终结企
12月15日,以“企业采购节,采购人自己的节日”为主题的20...
斗米兼职赵世勇:人才共享是资本
京东企业采购节开启 终结企业
2019北京世园会发布会于北京
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与北京宝苑
松鼠相框试水老年人智能终端市场
北京金汉斯陷入关店闹剧 被辞退
陈年低调做减法:凡客兜兜转转回
图片新闻
博文新闻
热点新闻
380英镑体验地
国庆长线游短线游
解读天宫一号飞天
刘春红五破世界纪
国家能源局:今冬部分地区可能持续
北京城区住宅均价三个月首次回落
发改委:入冬后全国部分地区煤电油
媒体称上海浙江等四省市将自主发行
大众合并在华进口车业务 进口车销
疯狂英语十年慢跑:管理层变动大成
全球最佳雇主50强:仅一家中国企
2011美国最鼓舞人心的25家公
360隐私保护器腾讯案终审维持一
网络舆情抽样与分析方法
刘长锋:从嘴上风暴到会场革命的路
昨日经济频道热点新闻排行
华菱钢铁子公司资产重组遭否 两大
多家银行9月存款破纪录负增长
浦发银行称184亿次级债发行无具
第三轮资产证券化即将重启 试点额
合作单位
美的集团
|
海信集团
|
海信科龙电器
|
蒙牛集团|
伊利集团
|玫琳凯
|
同煤集团
|
胜利油田
|
北京康斯特
|
贵州茅台酒业
|
清华同方
|
北京二商集团
|
福建七匹狼
|
长虹电器
|
奥克斯空调
|
青岛啤酒
|
格兰仕电器
|
圣元
更多>>
媒体联盟
新浪网
|
人民网财经
|
网易
|
腾讯网
|
和讯网
|
凤凰网
|
中青网
|
金融界
|
慧聪网
|
中国经济网
|
时讯网
|
品牌中国网
|
第一产经网
|
金羊网财经
|
浙江热线
|
易观察
|
北京经济网
|
华北网
|
国际节能环保网
|
中国产经新闻网
|
CCTV证券资讯
|
华讯财经
|
苏州新闻网
|
更多>>
关于我们
|
媒体联盟
|
网站地图
|
在线加盟
|
法律声明
|
招贤纳士
|
证件查询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