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标配职业经理人班底 搭建国美面对新拐点
来源: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0/7/6 11:26:06     
上周,国美电器的一则换帅公告,再度将人们的视线聚焦到国美未来发展的话题上。公告宣布,将董事会主席与公司总裁的职位分开,董事会一致通过任命原公司常务副总裁王俊洲为公司总裁并继续担任执行董事,王俊洲过往曾是大中电器团队的成员。陈晓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 
上周,国美电器的一则换帅公告,再度将人们的视线聚焦到国美未来发展的话题上。公告宣布,将董事会主席与公司总裁的职位分开,董事会一致通过任命原公司常务副总裁王俊洲为公司总裁并继续担任执行董事,王俊洲过往曾是大中电器团队的成员。陈晓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

  对此,多位行业观察家和家电企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国美逐步走出 ‘黄光裕事件阴霾’后的一项标志性动作,当年陈晓身兼两职只是临时性举措,最终国美电器的战略方向和策略执行均有赖于团队力量”。而“王俊洲的‘上位’则有利于确立和强化现有经营管理团队对国美未来发展的经营话语权”。

  职业经理人班底成型

    有意思的是,这则人事变动公告披露了现阶段国美电器企业发展的新格局。作为一家通过快速的“资本并购”等手段发展起来的全国家电连锁巨头,国美在发展初期和扩张时代充满着 “黄光裕”的身影和烙印,当前,国美电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已经配置齐全,未来的经营主导权会逐渐从家族治理向职业经理人过度。
  作为永乐电器创始人的陈晓,当2006年永乐被国美并购后就被黄光裕邀请至国美担当总裁一职,而黄光裕事发后则充当起临时救火队长的重要角色,对国美过去两年的发展起到了稳定、发展的作用。

  国美新任总裁王俊洲,则来自于大中电器。2001年以前曾是大中电器董事长张大中在北京发展连锁门店的骨干力量,一度高居大中电器市场负责人的位置。而当年的国美电器则刚从北京起步。

  王俊洲于2001年加盟国美电器后,先后在国美电器担当过总部总经理、大区总经理、采购业务总监、副总裁等多个职务,能力深得黄光裕的赏识。此后的2007年12月底,国美电器突然发力将王俊洲的前东家大中电器收入囊中。

  浙江一区域家电连锁商负责人认为,作为永乐创始人,陈晓在企业战略方面拥有前瞻性的眼光,而王俊洲在国美的经历也表明,其拥有面对市场竞争的强大执行能力。最为关键的是,这两人目前都属于职业经理人,这将推动整个国美经营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提升。记者注意到,此前,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事发后,以张学斌、杨东文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不仅带领创维顺利走出事件的阴影,还走上了一条持续上行的扩张道路。

  不过,亦有知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经过10年的磨合与打拼,王俊洲已经成为一名标准的国美人,黄光裕的心腹”。且在黄光裕事发后,王俊洲曾被黄光裕委以私人代表,代黄光裕行使在关键文件上的签字权。前大中电器的经历并未限制王俊洲在国美的发展,相反由于较强的能力和熟悉的黄光裕脾胃,让他走到了带领国美电器二次腾飞的“前台”。此次王俊洲全权负责国美电器的运营,不排除是黄光裕为了加速对公司的控制权。就国美现有的管理架构而言,总裁具体负责公司的运营,直接关系到国美电器的未来发展。

  对于王俊洲,陈晓的评价则是,“王俊洲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精神,更有着超强的执行力。过去几年来王先生和我并肩合作,两人已建立了深度的尊重和互信,并磨合出了默契的工作关系。我相信没有其他人比王先生更胜任国美总裁。”

  国美发展的新拐点

    过去两年间,在中国家电连锁市场上,受公司创始人黄光裕事件的影响,国美在与惟一竞争对手苏宁的较量中,多少有一些“憋屈”和“沉闷”。

  广东某家电企业人士告诉 《中国企业报》记者,维稳、发展成为国美过去两年间的主要任务,就连与家电供应商之间的态度和沟通也变了很多,虽然在一些关键性利益上不会松口,但在许多合作细节上则有了沟通和交流的余地。相反,苏宁电器却强势了很多,无论涉及大小问题上都缺乏商量的余地和空间,甚至还会限制家电企业在其它渠道的投入和合作。

  业内人士则认为,对于国美的此次换帅,对于国美未来的发展而言是一个拐点。记者注意到,在国美电器换帅公告发布前,陈晓便向媒体透露了国美电器未来5年新战略方向:保证年销售额15%的增速、2014年销售规模要突破1800亿元。将卖场经营化转为商品经营并围绕网络发展与单店效益并举,在保持有效规模领先的基础上,更注重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时,还将发力家电网络业务。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李德俊认为,国美新战略表明,家电连锁业态正在从最初的追求经营门店的跑马圈地式扩张,向商品经营和单店经营要利润的内部性管理转向,更加注重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企业的未来商业模式探索。

  此前,国美已经从一家家电零售商,向数码、通讯、IT等领域快速扩张,还收购了一些区域性的强势手机通讯大卖场,通过加强“商品经营”能力提高卖场的单店业绩和利润。而近年来,苏宁则也在尝试经营业务的扩张,为企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对于王俊洲而言,所要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将企业战略的任务分解和策略执行,还包括应对来自苏宁等竞争对手的挑战,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但李德俊则认为,可以预期的是,随着黄光裕案例的水落石出,这也将会加快国美电器的发展速度。
责任编辑:贾迪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标配, 经理, ,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