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今年1至2月,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纺织行业已经走出低谷迎接复苏的春天。 经历了2008年末开始的金融危机,纺织业这一传统行业曾因产能落后、亏损严重而陷入困境。纺织行业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局面,如何转型升级复苏成为纺织行业最关注的话题。 东方地毯就是其中一家。经过10年改制历程,该企业积极实施资本运作,先后通过拍卖竞标、购买等方式兼并了多家企业成功组建了东方地毯集团,通过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和树立自主品牌等方式,东方地毯实现了公司年增长率33.7%,东方地毯从一个“危重”国企成功变身成行业龙头。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 “微笑曲线”理论:曲线的中间是制造,左边是设计研发,右边是品牌营销。在这条曲线上,产品的高附加值更多地体现在两端。 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东方地毯)董事长韩洪亮深谙其中之道,注重产品开发设计和品牌营销已经成为公司关注的两个重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能够提高附加值,而品牌的树立能拓宽企业的销售渠道,这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的。”这位做了20多年纺织生意的山东人,已经开始了向“微笑曲线”两头攀升的旅程。上亿元技改投入注重中西融合东方地毯始建于1995年,是一家生产高档机织地毯的现代化大型股份制企业,2000年成功进行股份制改革,目前该企业拥有当今国际一流的地毯生产设备及相关检测仪器和实验设备。 生产技术过硬源于韩洪亮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加大技改力度,挖掘生产潜力,是提高生产的必要途径。”韩洪亮对此深有体会,即使是在改制初期,资金相当紧张,企业仍然多方筹集资金,投入五六百万元进行技改。 从2001年起,东方地毯每年投入技改的资金都超过3000万元,对设备进行升级、技改,充分挖掘产能,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目前,公司的地毯技术水平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先进的设备及工艺带来的是稳定可靠的质量,加上东方地毯强大的研发实力、新颖的图案设计,使东方地毯的产品始终处于国内地毯界的前列。 同时,该公司结合山东省的有利资源优势,将原手工地毯成熟的生产工艺用到机织地毯的工艺开发上,公司开发的机织地毯与手工剪花水洗工艺相结合,产品具有形象逼真、层次分明、主体感强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其开发出的人物、山水、动植物等壁挂毯设计细腻、惟妙惟肖。 韩洪亮指出,“专业、特色的产品设计不仅提升了产品档次,而且增加了产品的销售竞争力,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拓宽了市场。” 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明显。在采访中,东方地毯有关负责人跟记者算了一笔账:背胶工艺在地毯生产流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一吨胶高达万元,公司技术人员对背胶机进行改进,调整现有背胶工艺,大大减少了胶的浪费,仅背胶一项就使每平方米毯子减少了3元钱的费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目前,公司自主开发的产品有100多个,取得专利证书的有50项,另有十余项专利正在申请办理之中。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档高密度提花机织提花地毯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纺织行业新产品奖。2003年公司把新型材料PTT用于机织地毯,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成为公司经济效益新的增长点。 2004年公司自主开发设计的图案,荣获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决赛“产品设计奖”优秀奖。目前公司开发的图案已达2000余种,可满足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 三条腿走路渠道为王 按照“微笑曲线”的模式,研发和营销成为了公司业务的两个重心,而营销渠道的开拓是东方地毯最近这几年来的主攻方向。 “在营销渠道方面,我们坚持‘三条腿’走路。”韩洪亮具体指出,第一,积极培养营销队伍,做好终端市场,直接做星级工程,减少中间环节。另外的两条腿分别是积极发展品牌加盟店和发展经销商,健全、完善销售网络。 近几年,东方地毯加大了终端星级工程的营销力度,依靠“东方”的品牌优势、质量优势,在终端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去年世界经济开始触底反弹,而东方地毯也看中了其中的发展机会,“回暖后的中国经济将迎来新的大发展期,尤其是稳定的环境必将为酒店、房地产等阳光产业提供发展空间。作为相关的地毯产业,地毯的需求量必将加大,同时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到来必将加快地毯产业的发展,这些条件都必将使地毯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韩洪亮指出。 为此,东方地毯及时制定相关的影响策略,企业决定转变营销模式进军星级工程市场,由以批发为主向批发、工程兼备的模式转变,“公司这一模式的转变不仅带来了业绩的增长,同时也扩大了利润空间与品牌知名度,为下一步星级工程的营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这样的成绩,韩洪亮也颇为得意。 韩洪亮指出,品牌加盟店必将成为销售的另一重要渠道,发展销售网络是为了进军二、三级市场,随着国内大城市销售市场的开发,空间已经趋近饱和状态,二、三级市场必将成为新一轮地毯行业竞争的焦点。 而在渠道建设的同时,“坚持走品牌化战略是公司战略方针之一”也是韩洪亮遵循的原则,2008年奥运会时韩洪亮就打了一场漂亮的营销战。当初东方地毯和其他地毯厂家一起竞争国家体育馆指定的地毯用品,东方地毯从众多地毯厂家中脱颖而出,成功牵手2008年奥运会,为奥运营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走品牌化的道路也和政府的指导意见不谋而合。2009年发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一大亮点就是将服装品牌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明确提出了培育100家左右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企业的量化指标以及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到20%的目标。 打造中国地毯行业的领军品牌,东方地毯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确立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以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不断完善的服务体系不断累积着自己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 “搞品牌和技改不一样,不会立竿见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仅2009年东方地毯就先后铺设了上海华亭宾馆、中港国际大酒店、澳门君悦大酒店、澳大利亚柏斯大酒店、卡塔尔MarriottHotel等近百家五星级酒店。 产业转型探求环保低碳和循环开发模式 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这一发展路径被纺织行业看成是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东方地毯已提前开始了这一转型的尝试。 韩洪亮指出,“积极实施环保战略。环保地毯是地毯发展的潮流、趋势,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强大的科研优势,积极打造环保地毯。”早在几年前,滨州市首次生态纤维制品标志产品新闻发布会在东方地毯隆重举行,“东方”牌地毯成为滨州市惟一使用“生态纤维”标志的纺织品,在新产品市场推广中,积极倡导绿色、环保、时尚的概念,倡导品牌价值与酒店工程的效益价值比,满足不同程度的客户需求。 据介绍,东方地毯在地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上打破了原有的开发模式,推出了“立体开发的模式”,充分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开发新市场、新用途及功能性产品,研究出了一条循环开发模式。 据介绍,除了绿色环保之外,利用这种模式研发出来的产品与普通地毯相比,还具有柔软性强、手感好、耐磨、耐用、不易掉毛的特点,同时还具备色彩鲜艳、花纹丰富、立体效果明显的特点,是以往产品所不具备的。 目前,东方地毯生产的奥卡丽毯正式被国家质检总局直属的中国纤维检验局批准使用天然/生态纤维制品质量专用标志,这是滨州市目前惟一被允许使用生态纤维产品质量专用标志的产品,实现了使用此标志产品零的突破。 华丽转身加速内销战略布局 随着国内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国内酒店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第三产业的重视,酒店、旅游、房地产等阳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增长。世界著名酒店管理集团均纷纷抢占中国市场,力求分一杯羹,酒店业的迅猛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作为最重要的装饰材料之一的地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作为中国机织地毯的重要企业,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所以目前国内地毯行业的商用市场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韩洪亮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国内市场开拓的尝试,今年已经看到了其中的效果。 目前,加盟店的业务范围主要分为两种,商用和家庭装饰用。其中商用占多数,主要是宾馆、酒店、火车以及轮船等,商用地毯一直是地毯销售的主要方向,也是公司产品的主要研发方向,加盟店对商用地毯的销量有着可观的作用。 从2年前开始筹备到现在分布在全国的300多家品牌加盟店,已经成为东方地毯打开内地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积极实施加盟店战略不仅仅是扩大销售渠道的有效途径,更是提升品牌价值的有效途径。公司一直极为重视品牌加盟店这一营销模式,也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客户创建品牌加盟店,同时,公司在条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到目前为止,东方地毯已经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加盟店营销网络,“通过最近几年的加盟店实施计划来看,市场反映相当不错,不仅给加盟商带来了可观的利润空间,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东方的品牌形象。”在公司的销售中,加盟店销量已占到15%左右的份额,增长势头迅猛,是增大销量的又一亮点、渠道。 东方地毯改制前,韩洪亮为东方地毯发展制定了一份翔实可行的五年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2001年至2005年,每年销售额、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35%以上;第二个五年计划,从2006年至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50%以上,进入中国机织地毯企业“第一方阵”。 “第一个十年计划即将结束,规划目标已经圆满实现并提前完成,第二个十年计划目标正在制定中。”韩洪亮并没有放慢前进的脚步,东方地毯已经成功组建东方地毯集团,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都有了新的转变。 韩洪亮表示,“东方地毯将通过基础管理、科技研发、品牌建设和国内外市场的开拓,不断壮大自己,将中国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地毯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推陈出新,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符合时代潮流,将民族与世界结合,融入多元文化,使东方地毯真正成为地毯行业的国际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