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金融机构来说,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美国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与多数国外大型银行受金融海啸冲击深陷亏损泥潭相比,中国银行业业绩则让人眼前一亮,三季报显示:14家上市银行今年前3季度共实现净利润3386亿元,同比增长2.15%。 全球经济形势波谲云诡,国内竞争日趋激烈,摆在中等股份制银行经营者面前更为现实的问题是股份制银行的发展前途如何?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才能做大做强?这成为各商业银行经营者迫切需要解决的思考题。 中国光大银行以“中端市场领导者”身份走进了公众的视线,早在2005年就确定了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端市场”策略之后,推出了产业集群融资、阳光供应链融资、大宗物资融资、电子商务融资、认股权融资以及银租通、设备通、联保授信等融资模式,在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瓶颈的同时,实现银企双赢。 确立三类中小企业为目标市场 作为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光大银行确立了“中端市场领导者”的战略导向,以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群体,导入产业集群融资、“阳光贸易链”等品牌产品系列,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新金融服务。 通过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光大银行探索形成了中小企业模式化经营的道路,即以“配套型、集聚型和科技创新型”三类中小企业为目标市场,各自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根据不同区域特点、不同分行的管理能力实行梯级管理,在这三大领域施行模式化经营。 配套型中小企业是指为核心企业提供专业配套服务,位于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对于这一类企业,光大银行重点评估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是否具有稳定的业务关系和良好的合作前景。针对初级阶段企业,分别推出核心企业供应商融资、核心企业经销商融资和政府采购过桥贷款等业务。对于高级阶段银行则着眼于中小企业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合作形成的稳定性、成长性特征,给出更为准确的信用评价。 集聚型中小企业,主要指产业集群或专业化市场内的中小企业。针对初级阶段的集聚型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特点,光大银行通过产品或流程,实现风险转移或多种形式的信用嫁接。对于高级阶段企业,则着眼于产业集群或专业化市场的总体发展态势,结合目标客户所处地位及自身内在因素,给出更为准确的信用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信用或准信用贷款。 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指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中小企业。这类企业中,对于初级阶段企业,光大银行界定为:依托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科技园区管委会、科技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风险投资公司、担保公司、银行同业等要素单位,积极搭建风险共担平台,实施集约化批量授信。而对于高级阶段企业,光大银行着眼于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含量等要素,评估企业的稳定性和成长性,给出更为准确的信用评价。 这种模式化经营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对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缓释、转移和嫁接,实现多种产品的组合销售和批量授信,形成符合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客户特点的融资模式。这一切,都是以光大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三观”为基础设计成型的。根据不同的中小企业融资诉求,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合作平台、实施批量授信,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揽子差异化金融服务。 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模式化经营 细分市场的结果不仅使光大银行找到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定位,而且找到了符合光大特色的中小企业服务和盈利模式。 对于这种模式化经营所带来的好处,光大银行中小企业业务部总经理武健总结为3个方面:找到了更合理的风险化解和控制手段;降低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单位人力成本;延伸了中小企业的商业价值链。 在区域的选择上,光大银行逐步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等地区为中心,向中、西部等地区辐射、延伸的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格局。目前,光大银行已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环渤海地区搭建各类融资合作平台79个。 截至2009年6月底,光大银行中小企业客户已达9000多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2900多亿元,占比达44%,仅2009年上半年,中小企业新增贷款余额近800亿元,增幅超36%。特别是光大银行的小企业贷款余额近1100亿元,2009年上半年新增小企业贷款余额近450亿元,增幅超73%,并在当前形势下保持了良好的信贷资产质量。 在中小企业服务上的创新与努力,令光大银行也获得了不少殊荣。2006年,光大银行被中国银监会指定为全国小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行。同年,被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时报社评选为“全国最佳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方案”。2007年,光大银行成为首家加入科技部火炬中心“创业导师行动计划”的国内商业银行。而到了2008年,经人民网、搜狐网、中国品牌网等权威网站公众评选,获得了“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最具影响力品牌”等殊荣。此外,光大银行还被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和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组委会评为“全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十佳商业银行”。 新形势下,光大银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信贷原则,在危机中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以“战略引领、制度先行、模式推进、重点突破”为主线,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模式化经营,努力帮助中小企业走出经营困境。目前,光大银行已初步完成了从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4个阶段的转换,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