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去哪儿?就去那儿
来源: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09/12/8 11:15:26     
作为国内起步最早的在线旅行垂直搜索网站,“去哪儿”试图通过一个智能、全面的旅行产品比较平台,协助用户进行明智与适合的选择。如今,“去哪儿”和其直接的竞争对手酷讯都是国内这一领域的佼佼者,他们正受到来自资本市场的热捧 
作为国内起步最早的在线旅行垂直搜索网站,“去哪儿”试图通过一个智能、全面的旅行产品比较平台,协助用户进行明智与适合的选择。如今,“去哪儿”和其直接的竞争对手酷讯都是国内这一领域的佼佼者,他们正受到来自资本市场的热捧。

  继10月份酷讯和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巨头Expedia达成收购协议后,11月12日,“去哪儿”宣布完成金额达1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已经是 “去哪儿”自2005年5月成立以来获得的第三轮融资了。庄辰超向本报记者透露,公司预计在2010年底或2011年上半年启动IPO上市。

  二次创业转身之作

    也许是基于第一次的创业经历,“去哪儿”的创业团队更加珍惜此次的转身之作。

  据庄辰超介绍,他和“去哪儿”另一位创始人戴福瑞早在1999年就曾参与创办了体育门户网站“鲨威体坛”。这家“原创体育新闻”网站依靠招聘大量平面媒体的体育记者将流量做大,在2000年当网络泡沫经济初露端倪的时候,他们成功地以1500万美元将这个网站卖给了TOM在线。

  2005年初,“鲨威团队”再聚首,通过对Google商业模式的研究,他们发现在谷歌搜索中,旅游、娱乐、金融、汽车、医疗这五大板块几乎占谷歌关键词收入的80%左右。由此,重出江湖他们将视野锁定在“旅游搜索”。

  并且,当时美国著名的旅游搜索SideStep获得了近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它主要为旅行者提供包括航空公司、酒店、汽车租赁公司等在线旅游信息,在线订票额超过10亿美元,而当时国内在旅游搜索领域还是个空白。

  一面是已有美国同类旅游搜索网站的成功先例,一面是国内在线旅行巨大的市场前景,这坚定了“去哪儿”团队创立在线旅行垂直搜索的信心。

  就这样,2005年5月正式上线。两个月以后,“去哪儿”正式发布。

  坚持第三方比价平台

   “我们要做的是一个中立而公正的第三方平台。”对于业内将“去哪儿”与携程进行的比较以及其他质疑,采访中庄辰超一直强调,“去哪儿”将永远不会介入以上旅行产品的代理和销售。

  驴友制定旅游计划一般这样做,先在百度上搜索一些当地基本旅行景点和文化风土人情信息,然后去携程、e龙或芒果网站上询价、预订,要分别在每个网站上进行三四步操作,最多比较四五家网站。

  “去哪儿”提供所有跟旅游有关的产品,包括机票、酒店、景点等等,将汇总的各个航空公司、酒店价格信息通过技术总结原本地展示在消费者眼前,一个界面上比较几十家供应商的价格,让消费者一步到位,选择最合适的组合进行消费。

  “消费者想要的就是我们坚持要做的。”庄辰超坚信,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像“去哪儿”这种在线旅行垂直搜索网站在未来将出现更大规模的发展,旅行者始终需要进行“货比三家”的消费。

  旅游搜索引擎的基本商业模式是按流量收费,即搜索者一旦通过旅游搜索网站的搜索结果链接到航空公司的直销网站,那么航空公司就需要为每个这样的访问付费。航空公司之所以心甘情愿支付“流量费”,一些航空公司甚至还在旅游搜索网站上投放促销广告,无不说明比价搜索具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

  统计显示,到2008年底,我国旅游搜索的用户规模已达到780万,比2007年增长47%,旅游搜索的用户规模首次超越旅行预订的用户规模。据预测,到2010年,旅游搜索的用户预计超过1890万。这意味着,旅游搜索网站正在发挥信息整合平台的价值,成为旅游需求用户获取信息和预订产品越来越重要的渠道和平台,旅游搜索网站未来必将成为在线旅游产业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现实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国外,直销做得成功的航空公司,如英航、法航、新加坡航空等都与旅游搜索引擎有着密切合作,他们的合作方Kayak、Wego、Mobissi鄄mo等旅游搜索引擎已经成为行业的引领者。这也说明,谁能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体验,为用户的工作与生活创造更多的价值,谁就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去哪儿”开拓的模式已经在悄然改变国内在线旅游行业的格局,原先携程模式一家独大的市场将可能成为历史。庄辰超表示,公司已经抢得在线机票市场28%的市场份额,与携程并驾齐驱,在主流消费人群中的品牌认可度也紧随携程之后。

  但这并不是“去哪儿”可以满足的成绩,在业内良好的口碑相传使得“去哪儿”的知名度一再提升。“美国在线旅游业的市场渗透率是 70%以上,而中国不到10%,我们看到的正是中国在线旅游业面临的这一巨大市场成长空间。”庄辰超告诉记者,2008年以来,中国网购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且国内消费者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搜索个性化、物有所值的旅游产品。

  “未来会有更多的‘去哪儿’出现,我们愿做这一行业的领军者,改写现有市场格局才是我们更加关注的长远理想。”从庄辰超的话中不难感受到一份信心。

  上市倒计时

   “2005年‘去哪儿’成立时,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无法跟市场中的在线旅游巨头如携程、艺龙等公司角逐。事实上,经过4年多的高速发展,‘去哪儿’已经成为能够改变中国在线旅游业格局的代表性力量。”庄辰超这样表示。

  2005年成立之初,“去哪儿”的月独立访问量只有8万,截至2009年9月,这一数字已攀升至3500万,远超过其当年效仿的美国最大的旅游垂直搜索网站Kayak,并且公司在2009年营收增长4倍,全年实现盈利,已成为中国航空业最大的机票销售在线渠道。过去几年业绩高速增长背后的独特价值定位和商业模式正是吸引风投的重要原因。

  2006年6月,“去哪儿”获得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联合国际创业投资基金Mayfield200万美元共同投资;2007年底,雷曼兄弟私人股权合伙公司也将1000万美元投入“去哪儿”。

  而“去哪儿”的此第三轮融资由纪源资本领投,该公司之前的所有投资人包括梅菲尔德风险投资公司、金沙江创投和特纳亚资本都有参与。据了解,随着融资完成,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将进入“去哪儿”董事会。由于符绩勋曾经担任百度董事,还参与了百度上市的整个流程,因此在资本运作方面已经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和经验。庄辰超说,符绩勋的以上经验将为“去哪儿”的下一步发展带来帮助。

  短短5年时间,“去哪儿”从最初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快速成长为拥有近百名员工的互联网企业。“我们立志将 ‘去哪儿’培养成越多消费者旅游出行的互联网首站。”庄辰超认为,作为中国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旅游搜索引擎,“去哪儿”肩负着领导旅游搜索行业在中国实现全面普及的使命。

  庄辰超还透露,“去哪儿”此次1500万美元的融资将主要用于网站技术研发、市场开发、品牌建设以及营销推广等方面,同时也将加强财务、技术、人力、市场、公关、销售多领域的人才储备。这其中,“加强网站技术研发”将成为其主要的投入方面。据了解,目前“去哪儿”技术人员占据了员工总数的60%。在庄辰超看来,对于一个搜索引擎类公司而言,技术研发就意味着生命力。“集中精力做开发,用技术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体验。”庄辰超再一次强调,“消费者想要的就是我们坚持要做的。”
责任编辑:贾迪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去哪儿, , ,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