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八大措施助力红塔集团稳健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09/11/25 12:10:11     
自2006年3月担任红塔集团总裁以来,李穗明带领集团经营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行科学决策,加强科学管理,通过八大改革措施,推动红塔集团稳健发展 

 

 

  自2006年3月担任红塔集团总裁以来,李穗明带领集团经营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行科学决策,加强科学管理,通过八大改革措施,推动红塔集团稳健发展。

  ———深化发展战略,理清发展思路,做大做强品牌近年来,红塔集团紧跟行业改革发展新步伐,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对集团发展战略和品牌发展战略进行了三次深化调整。2002年集团提出“突出主业,提质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思路。2007年初,进一步深化为“加快发展步伐,全面提升水平,增强软硬实力,构建和谐红塔”。2008年,确立“品牌强企、实力固本、国际跨越”的集团总体发展战略。

  2004年,集团确立“做精玉溪,做强红塔山、做大红梅,以国宾、美登、阿诗玛、恭贺新禧为护卫品牌”的品牌发展战略。

  2007年,深化调整为 “做精做强玉溪,做强做大红塔山,做实做稳红梅,确立玉溪在高端品牌的强势地位,确立红塔山在品牌体系中的标志性地位”。

  2009年,品牌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为“做精做强玉溪,做强做大红塔山,做实做稳红梅,注重规模与结构的同步提升,确立玉溪在高档品牌中的强势地位,努力把红塔山打造成为世界领先品牌”。

  在清晰的集团发展战略和品牌战略导向指导下,集团“玉溪”、“红塔山”、“红梅”三大品牌集中度由2006年的70%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98%,主力品牌规模迅速成长,结构稳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稳健增长。

  ———实施战略重组,做大做强企业在行业改革背景下,红塔集团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探索实践中国烟草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之路。

  从1998年,对长春卷烟厂进行承担债务式兼并,成为全国烟草行业的首例跨省兼并以来,集团先后控股海南红塔卷烟有限责任公司,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参股吉林烟草工业公司。2008年10月,集团与昭通卷烟厂按母分公司体制实施重组整合,昭通卷烟厂成为集团的生产点。

  到目前,集团以母分、控股、参股等产权组织形式,拥有境内9个、境外3个共12个生产点。同时,集团积极推动品牌许可生产和品牌整合,实现非资产关系企业年加工量40万箱左右,2008年,集团品牌销售规模达到411万箱,2009年预计将达到467万箱,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实施管理整合、完善体制机制、提升运行效率按照国家局“资产、品牌、采购、销售”四统一的要求,通过职务授权与专业化分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实现省内四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品牌与研发、原料与物资采购、人力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六个一体化”管理整合。

  通过实施ERP项目,实施OA系统办公系统等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将各厂的业务操作集中到一个统一的软件平台上,实现集成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为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将“三标一体”(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延伸到省内各厂,同时针对多点生产的实际情况,集团从原辅料供应、生产过程监控、生产技术支持和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多点生产实行统一的工艺技术标准和质量检测标准,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健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按照“统一协调、明确职责、减少环节、高效顺畅”的指导原则,切实加强技术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制造中心“四大中心”建设,着力提高科技力、营销力、制造力、采购力。同时,明确集团总部管理职能部门定位和职责,使集团总部职能部门、四大中心、省内各卷烟厂、参控股企业成为更加有机整体,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推进红塔集团一体化运作。

  按照“分类管理,科学设岗,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落实报酬”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统一的工资制度和统一的岗位职位标准,突出岗位管理,严格绩效考核,增强执行力。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致力烟草“减害”技术研究和运用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不仅是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需要,也是作为烟草行业里的一员,需要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

  红塔集团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配置有国际领先、国内最先进、功能齐全的科研仪器设备,拥有博士后2名,博士6名。

  集团以《中国烟草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为指南,紧扣行业“烟草育种、卷烟调香、减害降焦、特色工艺”四大战略课题,结合企业发展要求和科技实力,制定《红塔集团技术发展规划》,以重大专项研究为抓手,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着力突破减害降焦、增香保润等重大关键技术,在配方设计、特色工艺、加香加料等核心技术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努力形成品牌核心竞争优势。

  近年来,集团每年投入科研经费上亿元,不仅充分发挥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专业实力,提高技术研究的专业化、精细化程度。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行业内外烟草科学的合作研究,就香精品控、减害降焦、卷烟全分析、行业标准的修订、卷烟科研发展等项目展开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

  目前,集团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技术21项,现申请专利55项,已授理专利21项。集团卷烟焦油量由2006年的加权平均值13.5mg下降到2009年的≤12.5mg,2009年起开发的新产品焦油量≤10.0mg,其他有害成分得到有效降低。到2012年,集团各品牌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加权平均值将降至9.5以下;2015年,集团各品牌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加权平均值降至9.0以下。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集团一直高度重视节能减工作,采取大量的节能措施和方法,积极开展污染预防、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工作,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2007年10月,集团成立以李穗明任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一是强化全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宣传贯彻执行《节约能源法》为主线,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号召员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

  二是积极采用新的节能环保技术。集团通过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设备,积极使用能耗低、排放少、技术新的设备,实现了能源利用率的提升。目前,集团下属各卷烟厂正在实施30多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涉及冷凝水回收、锅炉余热利用、更换高效环保溴化锂制冷设备、除尘降噪改造、节能电机改造、路灯节能改造等方面,通过改造将进一步提高集团能源管理水平。

  三是规范管理体系,以标准化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建立修订系统的集团级节能、环境、清洁生产企业标准。主要有:《红塔集团能源管理标准》、《红塔集团能源消耗定额技术标准》、《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等。在各厂和具体实施部门,分层制订了支持性环境管理、环保设施运行等文件。同时将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纳入考评工作中,形成层级目标责任管理考核体系系统,为集团环境保护绩效的持续改进提供了保障。

  四是开展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集团聘请云南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对玉溪、楚雄、大理三厂进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系统诊断集团生产用能、清洁生产情况。2008年审核期内,共提出清洁生产方案399个,其中无/低费方案327个,中/高费方案63个,共有327项无/低费方案得到了实施,31个中/高费方案已经实施。上述方案实施后,初步估计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约2360万元,并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此轮清洁生产审核,集团逐步建立起清洁生产长效机制,为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加强检查督促考核,建立定期分析和通报制度。加强节能减排统计和计量管理,强化统计人员培训,配备计量器具,完善计量管理办法,健全原始记录、基础台账、器具检验以及主要耗能设备档案,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统计报告和监督考核制度。各厂每季度向集团节能减排办公室报送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及相关能源与排放物的统计报表;集团每季度编写发布《红塔集团节能减排简报》。

  通过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2008年,集团省内三厂以卷烟产品计单箱综合能耗为22.50千克标煤,同比下降2.92%;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18.74千克标煤,同比下降14.79%。根据2009年年初国家局清洁生产评价报告,红塔集团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达到或优于行业标准。在经济效益平稳增长的同时,近年来节能绩效明显提升。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拓展国际市场近年来,红塔集团紧紧围绕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第二个跨越”战略部署,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实现由“一般贸易出口”向“境外投资办厂”转变。进一步加强与跨国烟草集团的技术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国际卷烟市场开拓模式和运作机制,不断提高红塔集团卷烟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目前已顺利实现在老挝、罗马尼亚落地生产和销售,在越南、阿根廷进行品牌合作生产。2008年,集团境外生产销售卷烟3.3万箱,2009年预计将达到6.52万箱,境外实体运作取得新突破。

  ———认清形势,主动应对“危机”,努力实现集团可持续发展在“大对大、强对强、快对快”的行业竞争格局下,集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同时,2008年9月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烟草行业呈现高、中档卷烟增速回落,高档卷烟价格重心上移趋势变缓,区域市场发展分化,全国工商库存增加的特征。

  2009年2月,李穗明代表集团经营班子所作的题为《坚定发展信心,转变发展方式,努力促进红塔持续健康发展》的生产经营工作报告中,全面分析了当前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明确指出,集团要按照“品牌强企、实力固本、国际跨越”的企业总体战略和“做精做强玉溪,做强做大红塔山,做实做稳红梅,注重规模与结构的同步提升,确立玉溪在高档品牌中的强势地位,努力把红塔山打造成为世界领先品牌”的品牌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市场意识”,要按“领先的思想观念、领先的体制机制、领先的管理水平、领先的科技实力、领先的企业文化”5个领先为指导,进一步提升集团管理水平,提高营运效率,真正实现“品牌强企”、“实力固本”两者相协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实现集团在更高层面的新发展。

  同时,集团及时采取加强品牌营销力度,严格控制投放节奏;着力开发培育核心价位段产品,构建合理的品牌产品线;巩固传统优势市场,把握新兴市场发展机遇等有效手段,实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稳健发展。2009年1—8月,集团境内销售规模达到326.56万箱,同比增长4.33%。“玉溪”、“红塔山”、“红梅”三大品牌工业销售 305.47万箱,同比增长11.07%。其中:“玉溪”销售38.66万箱,同比增长29.6%;“红塔山”销售146.51万箱,同比增长27.7%。

  ———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支撑企业发展的红塔文化体系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2008年,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并被全体员工普遍认同和实践的《红塔文化力》正是发布,成为构建红塔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指导纲领。

  红塔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贯穿着“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充分吸收了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精华,凝聚了各所属单位的杰出创造和全体员工的智慧与汗水,它是红塔集团软实力的支撑,更是红塔集团打造世界领先品牌的基石。红塔文化是对历史的传承创新,是对现实的主动回应,更是对未来的哲学思考。

  总结红塔文化,其精髓就是人本文化、品牌文化、共生文化和责任文化。

  红塔文化是一种不断超越的人本文化。在红塔集团的发展历程中,人的作用始终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坚持以人为本是红塔集团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面向未来发展,人本文化也将继续成为红塔文化的一条主线。

  红塔文化是一种追求大成的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密不可分,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企业文化是品牌文化的内在支撑。红塔文化建设是塑造强大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而品牌文化建设则会对红塔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红塔文化是一种和谐包容的共生文化。红塔集团是一家大型的国有企业集团,集团所属单位众多,各单位都有自身的历史背景、传统和特点,我们必须尊重现实,将红塔文化建设成为一种和谐共生的企业文化生态系统。

  红塔文化是一种勇于担当的责任文化。责任是红塔集团成就百年基业的核心因子,是红塔文化永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红塔集团坚持对国家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合作伙伴负责、对员工负责,同时不断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建设和谐企业,促进社会和谐。

  随着 《红塔文化力》正式发布,红塔企业文化建设正向更高层次迈进。

责任编辑:贾迪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措施, 红塔, 发展,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