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中联重科的软化改造
来源: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09/11/3 15:42:12     
从以制造为中心的硬实力比拼,到以研发为中心的软实力转型,这不仅是中联重科的智慧,也体现了中联重科的勇气。籍此,中联重科希望通过聚变和裂变有效地实施,在2015年能够达到1000亿元的一个目标,真正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 
从以制造为中心的硬实力比拼,到以研发为中心的软实力转型,这不仅是中联重科的智慧,也体现了中联重科的勇气。籍此,中联重科希望通过聚变和裂变有效地实施,在2015年能够达到1000亿元的一个目标,真正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

  “以研发为本将是中联重科的立足点。”中联重科集团信息总监王玉坤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可以佐证的事例是,6月份,中联重科与全球最大的二维、三维设计与工程软件公司欧特克有限公司签订了一项旨在力推工程机械设计信息化、实现基础装备自主创新的合作备忘录。

  “以产品创新带动业务创新,以企业创新带动行业创新。专注产品设计研发手段的信息化一直是中联重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王玉坤表示,“部署数字化设计技术让中联重科告别了漫长的‘设计、试制、试验、改进’的传统设计模式,实现了三维建模、装配干涉检查、有限元分析、机械运动和动力学仿真分析等的全面数字化,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

  而这一战略部署已经让中联重科尝到了甜头。2009年6月,中联重科做了一次市场活动,发布了一个47米的混凝土输送泵车,恰恰早了竞争对手46米的同类型产品两天上市,最后逼得竞争对手不敢在这个产品上做发布了,“一下子就逼退竞争对手了,而这个产品从设计到投产再到市场发布一共只用了30天时间,又破了一个纪录。”王玉坤表示。

  中联重科对设计研发的重视由来已久。在发展初期,中联在信息化的投入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最好的设备、最好的产品或者是最好的工具软件都要投在研发部门,研发部门淘汰下来的才给行政管理部门用。
  “到目前为止,中联还延续这个传统,目前我们研发部门、设计部门的设备在整个公司中是最好的,它都是用的最新的配置、最高档的配置。”王玉坤表示。“按17年来的平均测算,我们每年研发的投入大概占总收入的5%—7%的区间内,而新产品研发和前沿产品研发则占到中联业务研发费用的20%—30%左右。”
责任编辑:贾迪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中联, 软化, 改造,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