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中盐 迈向世界一流盐与盐化工企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09/8/28 11:42:42     
从2004年开始,中国盐业总公司(下称中盐)实施“两步走”战略,成功实现低成本扩张,与国内重要的海湖盐企业、大型化工企业结盟,摆脱了制盐企业不断被下游氯碱企业兼并的局面,同时培育了效益可观的新兴业务 

 

 

  从2004年开始,中国盐业总公司(下称中盐)实施“两步走”战略,成功实现低成本扩张,与国内重要的海湖盐企业、大型化工企业结盟,摆脱了制盐企业不断被下游氯碱企业兼并的局面,同时培育了效益可观的新兴业务。

  近日,中盐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通报会并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群众满意率为99.2%。中盐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对中盐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对影响中盐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这次活动最重要的成果是提出了新一轮发展战略,描绘了中盐美好的发展蓝图,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做好了理论准备。
 
   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今年上半年是极不平凡的半年,面对冲击力极强的国际金融危机,煤、电、油、运等原材料涨价带来成本波动的影响,中盐抓市场,强管理,降成本,及时扭转了一季度的亏损局面,实现了上半年生产经营盈利。

  中盐批发企业面对需求低迷、市场销售不畅的不利局面,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实现渠道增值,生产企业大力开拓市场。

  中盐上海积极推进经营结构调整和品种升级换代工作,全力拓展绿色系列碘盐销售,提升市场占有率。上半年销售绿色小包装盐9546吨,同比增长12.93%;销售多品种小包装盐2695吨,同比增长23.91%。

  中盐北京稳步推进PVC、元明粉、纯碱等非盐产品的销售,实现销售额6641万元,同比增加309%。中盐天津加强市场服务,围绕零售终端开展销售活动,做到订货、送货、结算、服务四上门。中盐长芦沧州积极开拓南方市场,产品创下月销量13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

  中盐运化改革日化销售管理模式,将集中管理改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推进办事处转型,提高了市场反应能力和控制力。

  中盐各单位控成本、拓市场。据悉,中盐东兴狠抓成本控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5%,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6.8%,成本下降快于收入下降13.3个百分点。中盐宁夏把开展降本增效活动作为有效应对危机的重要抓手,上半年费用支出较上年同期减少200万元。中盐株化和中盐吉兰泰设立专项奖励基金,鼓励生产竞赛和降本增效,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产品成本有所下降。

  中盐各单位以防范财务风险为目标,以全面预算为抓手,狠抓资金管理,努力实现资金链不断裂,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中盐吉兰泰公司大力清理无效资产,压缩投资项目,拓宽融资渠道,调整资金结构,保证了企业正常运转和40万吨PVC项目的资金需求。中盐株化积极开展以低息贷款置换高息贷款,有效调整了融资结构和降低融资成本。中盐银港公司三个项目同时动工,全部争取到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国有银行长期贷款支持。

  上半年,中盐严控项目开工建设,停建了一批项目。对投资项目加强了市场调研和经济技术论证,对项目法人责任管理制度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流程进行了规范,组织开展了中盐新干、中盐金坛、中盐东兴、中盐宏博、中盐皓龙一期项目后评价工作。

  成功实施“两步走”战略

    2004年,中国盐业总公司总经理茆庆国提出“两步走”战略,就是要通过两个3—5年,把中盐建设成为世界上强大的盐业企业。

  “两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在于布局、调整和整合盐生产,实现盐化工的起步。经过3年努力,2006年,中盐提前实现“第一步”发展目标,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成为亚洲最大盐业企业。

  2007年开始实施第二步发展战略。在保证全国合格碘盐供应前提下,中盐的产业和产品结构实现重大突破,基本上改变了以盐为主的单一产业发展局面,盐化工和人造板等非盐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此奠定了中盐的三大业务板块。

  “资本往往需要在迅猛扩张中形成乘数效应,通过资本的不断倍增实现快速发展。”茆庆国分析道,“要想顺利完成两步走的战略目标,中盐必须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快速成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于是,近几年,中盐不断寻求以资本运作实现快速发展,靠资本运营加速行业整合的契机。

  8月18日,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在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揭牌,总投资114亿元的 “化工航母”———中盐合肥化工基地项目同时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最终形成以“盐化—农化—精细化工”为主体的多元化化工产业,将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30亿元,年利税总额超过22亿元,从而成为中盐总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重组安徽红四方股份,被认为是中盐“联合重组模式”的再一次复制。

  中盐的这一合作模式被外界理解为,通过国有产权无偿划转或者增资扩股等方式,控股地方盐化工企业,并通过增加投资等方式做大该地的盐化工产业。

  此前,中盐已采用这种合作模式,相继完成了对兰太实业、新疆盐业、湖南株化和山西运城盐化局的重组。

  2007年上半年,中盐以增资扩股的方式获得了中南地区大的基础化工原料基地———湖南株洲化工集团65%的股份,并在控股后对其进行重组。

  2009年2月,中盐与运城盐化局实施资产重组,在有“中国盐业发祥地”美誉的运城盐湖之畔,创建中盐运城盐化集团,并投资40亿元建设40万吨聚氯乙烯及配套工程。

  成功重组运城盐化局、中盐安徽盐化集团、安徽红四方公司,东、中、西三大盐化工基地的战略布局更加合理。

  据中盐党委书记杜茂华介绍,中盐正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整合可行性报告,推进二级企业整合;在继续推进兼并重组方面,正在加快目标项目的工作力度,寻找并购目标。

  在这次深入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中盐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班子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以战略思维和宽广视野确定了“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盐与盐化工企业”的活动主题,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中盐新一轮发展战略,并邀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围绕新战略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打造三大业务板块

   “要想将中盐做成世界上强大的盐业生产、销售企业和重要的盐化工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需要根据产业清晰度和结构调整的要求,集中精力抓好三大业务板块,即:发展提高食盐专营板块;重点打造盐与盐化工板块;积极培育具有发展前景的业务板块。”茆庆国明确指出。

  食盐专营是中盐的核心业务,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人民群众合格碘盐的供应;同时,食盐专营还为中盐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这一板块必须要加快发展。

  7月上旬,中盐组织召开全国食盐流通现代化工作经验交流会,引导各省探索把盐业流通网络打造成全国 “名优特品”采购和营销渠道网,推动中盐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快食盐流通现代化进程;8月1日,召开食盐专营板块加快发展推进会,探讨食盐专营板块新一轮战略发展规划,推动二级企业开始新一轮发展规划的编制;在高端盐品研发方面,中盐国本、宏博、新干、东兴等企业正在加大绿色盐等新产品的研发。

  中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确保食盐稳定供应。6月份,浙江福建部分地区发生食盐抢购潮后,茆庆国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中国完全有能力保证人民群众及时购买到合格的盐。

  “近几年来我国盐业建立了三级食盐质量监控网络,盐价的定价和调整都是经过物价部门的严格审核,当前盐价一直保持平稳,在总体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不存在上涨的可能。” 茆庆国给市场投了一颗定心丸。

  另一方面, “盐化工在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资金回报率等方面均超过了盐。”茆庆国介绍说, “盐仍然是中盐的主业,但由于已经形成产业链,深加工的增加值将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

  在一系列的调整下,整个中盐总公司的产品结构就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原来是几十个品种,现在是几百个品种,形成一个大的系列。形成了盐、盐化工、硫磷化工、芒硝化工、人造板材等多个产品系列,品种逾百个。金属钠、纯碱、烧碱、PVC、芒硝、氯酸钠、钛白粉等主要化工产品全年产量总吨位超过150万吨。

  除了大力发展食盐专营、盐与盐化工板块之外,中盐正积极培育高盈利、高回报的新型业务。这一业务板块正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并最终将占到中盐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实现利润的20%以上。

  中盐银港人造板公司就是该板块的典型代表。它生产的中高密度纤维板已经得到国家的优惠税收政策扶持,是中国盐业总公司接下来的又一新经济增长点。

  “上半年生产经营指标呈现出‘两快、两稳、一好转’的特点。”茆庆国指出。

  “两快”指营业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资产规模增长较快。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0%;资产规模达到291亿元,比去年末增加33亿元。

  “两稳”指主要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合格碘盐供应保持稳定。主要产品中,盐产品产量稳中有降,化工产品产量有所增加。生产各类板材比上年同期增长2.17%。

  “一好转”,即利润完成情况整体趋势开始好转。
 
   以科技进步推动节能减排

    中盐是集科工贸、产供销一体的集团化公司,制盐及盐化工为主要耗能产品,能源消耗以煤、电为主。“推进科技进步、加强节能减排是中盐建设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茆庆国说。

  8月18日,中盐合肥化工基地项目同时开工建设。与央企在其他行业、其他地区合作方式不同的是,不但一次性重组合肥原4家市属化工企业,同时承诺负责接收化工企业环保搬迁及化工基地建设。

  据介绍,该项目将通过产品链的相互衔接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做到 “吃干榨尽”,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可比原厂区下降25%,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将原本分散或不具备处理条件的污染企业集中起来加以治理,进一步突出循环经济特色,实现污水零排放,促进节能减排,消除主城区安全隐患,改善城市生态和投资环境。

  这只是中盐节能减排的一个举措。中盐正加大整治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合理调整生产结构,以“三废”综合利用项目拉动、产业联动为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发展循环经济。

  中盐非常重视产品产业链中能量的优化,根据企业区位特点,大力发展液体盐,液体盐直接供下游两碱工业用,较固体盐更具节能、环保、运输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实现下游化工行业的节能与环保。2009年上半年全公司实现液体盐的生产65万吨,有力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

  中盐要求企业做好废液、废渣的处理,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

  中盐吉兰泰公司利用自身生产产生的蒸氨废液、电石渣、钠渣为原料,实施了氯化钙、水泥等项目。目前,年产20万吨氯化钙项目已经进入生产阶段,上半年完成氯化钙19500吨。其与4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配套的75万吨/年电石渣制水泥(熟料)项目,综合利用电石法生产PVC所产生的废渣—电石渣为主要原料生产水泥,采用半干法生产工艺,可实现电石渣变废为宝,彻底消除电石渣等废渣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企业节能减排和调整产品结构的目的。

  2009年上半年企综合能耗115.6万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相比2005年降低了39.7%。上半年真空制盐企业按照能耗变化计算,实现产品节能10.93万吨标煤。

  为寻找能源消耗中存在的问题及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寻找解决方案,2008年11月—2009年1月份,中盐委托北京浪潮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在总公司内部首批选择1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做能源审计(2007年全年),从中挖掘节能潜力,寻找节能方向,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今年的能源审计表明,多数真空制盐企业的能源成本占总成本的50%—70%。目前,中盐企业吨盐耗标煤在140公斤左右,距离国内先进水平120公斤有较大差距,距离国际先进水平80公斤差距更大。

  因此,茆庆国要求企业要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做好节能技术改造工作。

  中盐要调整产品结构,合理配套生产线,以大代小改造落后锅炉,重点建设中盐吉兰泰130吨循环硫化床锅炉,淘汰目前存在的17台小锅炉;其次,要大力推进53项节能技改项目,重点在中盐吉兰泰推进变压器更换改造、氯酸钠厂氢气回收等11项技术改造项目,在中盐株化开展锅炉优化运行、采用熔融尿素高效配方工艺等9个方面的技术改造,在真空制盐企业中继续推广变频节能技术和卤水净化等技术。

  同时,中盐将拓宽节能降耗技改资金来源渠道。通过继续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合作,同时开展清洁发展机制 (CDM)项目,与CDM机构联合开发低碳经济,争取更多的资金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从根本上挖掘企业节能降耗潜力。下半年重点实施的项目有中盐株化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和制盐企业三相流分效预热防结垢技术等。

  另外,中盐将积极研究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和中盐企业参与交易的途径,探索通过国际碳排放交易获取技改资金。

  中盐,正向世界一流盐与盐化工企业迈进。

责任编辑:贾迪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世界, 企业, ,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