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创新报道 > 创新报道 > 正文
朔黄铁路:在创新中见证辉煌
来源: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09/7/29 12:13:11     
这是一条中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铁路通道,在去年年初缓解因雪灾造成的电煤供应紧张局面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这是一次最值得中国铁路思考和总结的成功创新,对中国合资铁路运营及国铁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是一种中国全新的铁路建设运营模式,创下了投资规模最大、运输能力最强、技术装备水平最高的已投入运营的合资铁路新纪录,并创造多项新纪录…… 

 

 

 

这是一条中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铁路通道,在去年年初缓解因雪灾造成的电煤供应紧张局面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这是一次最值得中国铁路思考和总结的成功创新,对中国合资铁路运营及国铁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是一种中国全新的铁路建设运营模式,创下了投资规模最大、运输能力最强、技术装备水平最高的已投入运营的合资铁路新纪录,并创造多项新纪录……1999年4月,时任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的薛继连接到铁道部的最新任职通知:担任朔黄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此时,这位拥有丰富的大型铁道建筑及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也许并不会想到,10年后的朔黄铁路会在他的带领下为中国中西部开发和中国铁路创新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一页。现在,虽已升任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裁,但朔黄铁路依旧是薛总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在他的眼里:朔黄的精彩才刚开始。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朔黄铁路,共同来感受这条中国最具生机与活力的中西部铁路大动脉的耀眼魅力……南有三峡 北有神华作为国家“九五”、“十五”重点建设工程的朔黄铁路,是我国四项跨世纪特大工程之一的神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朔黄铁路西起山西省神池县神池南站,东至河北省沧州市黄骅港站,全长585.441公里,横跨山西、河北两省5区(市)、22个县(市)。朔黄铁路一期工程于1997年11月正式开工,同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作了“搞好朔黄铁路和黄骅港建设,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题词。《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香港《广角镜》等多家国内外新闻媒体将其与同期的另一国家级重点工程———三峡工程相媲美,称“南有三峡、北有神华”。

  2002年9月,朔黄铁路神肃段双线、肃黄段单线全线建成,这比计划工期提前了1年零2个月。2003年4月二期工程肃黄复线开工,并于2004年底全部建成。一期工程质量全线创优,其中,有219公里获铁道部优质工程;黄骅港特大桥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87.6公里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239公里荣获“詹天佑大奖”。2005年9月朔黄铁路顺利通过国家验收,2006年6月朔黄铁路被评为“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在铁路系统尚属首例。公司相继3个集体9人次获省部级荣誉,2人次分获“全国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3年公司荣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在发挥投资效益上本着 “早建成、早运营、早收益、早还贷”的思路,朔黄铁路开创我国“铁路当年铺通、当年运营、当年组固、当年分红”的先河。自2000年5月18日开通以来,朔黄铁路安全生产形势良好,运输任务年年超额完成。至2007年12月31日,已累计运煤5.24亿吨,实现运输收入331.46亿元,缴纳各种税收58.6亿元,还本付息62.34亿元,为股东分红53.99亿元,连续安全运输生产2784天,获得了“双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发西部显身手关键时刻展雄姿我国的中西部肥沃的土地,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能源,但一直以来都因交通不畅造成中西部能源开发的滞后。这一情况在朔黄铁路运营后得到了有力地缓解。朔黄铁路与神朔铁路一起组成了全长857公里的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把“三西”(山西、陕西、蒙西)大型能源基地和渤海湾出海口连接起来,对加速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促进沿海和东南地区的经济繁荣,保证华东和华南地区的能源供给,扩大我国的煤炭出口能力,扩充我国铁路网布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朔黄铁路公司以打造“绿色、高效、数字化”区域铁路网为发展战略目标,基本形成以煤炭运输为主,多向、多品种的运输经营新格局,为建立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物流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面对去年年初因雪灾造成煤电供应极为紧张的大困难大挑战中,朔黄铁路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朔黄铁路公司董事长薛继连向媒体表示,仅去年春节7天长假,朔黄铁路就完成运量281万吨,比2007年同期多抢运了147万吨,为缓解电煤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雪灾发生时正值春节,大部分小煤矿都放假停产,客观上加剧了电煤供应紧张局面。关键时刻,还是神华、同煤和中煤集团等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冲在最前面,加大生产、运输组织力度,最后有效地缓解了电煤供应问题。这次电煤抢运会战中,神华集团就像“订单式”生产一样,按照电厂需要的电煤数量与品种需求,煤矿生产、铁路装车、港口装船,都按照这个订单实施流程作业,作用显著,而朔黄铁路更是创下了运营7年来日运量突破40万吨的新纪录。

  体制改革朔黄先行创新模式意义深远“九五”时期,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等物资运输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在当时情况下,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建成朔黄铁路,事关能源工业发展大局,也是摆在朔黄铁路建设者面前的重大任务。此外,朔黄铁路还面临着建设资金紧张、工程条件复杂和建设任务艰巨、运营技术缺乏等多方面的困难,只有在投融资、建设、运营等各方面进行技术创新,才能顺利完成朔黄铁路的建设运营任务。

  敢于创新的朔黄铁路,勇于突破,坚持走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模式,于1998年2月,由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全面负责朔黄铁路的建设与运营,按照“统筹规划、分段建设”和“边建设、边运营”的原则,采用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方式组织建设运营。这在我国是一种全新的铁路建设运营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朔黄铁路公司提出“源于国铁、优于国铁”的发展思路,在充分吸取国内外铁路运营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朔黄铁路实际在企业制度、组织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创建了独具特色且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的“朔黄模式”。

  与传统高度集中统一的铁路投融资模式相比,“朔黄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确立了企业的投融资主体地位,由公司对项目的决策、筹资、建设、经营和还贷全过程统一负责,这是中国铁路投融资模式的一次珍贵创新。长期以来,我国铁路主要以国铁为主,铁路投融资改革作为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体现了从传统的政府投资、政府经营的模式逐步向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进程。朔黄铁路就是在这一阶段产生的,其本身就是铁路投融资改革的一项硕果。

  2004年2月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决定在全路范围内推广朔黄铁路建管模式;5月,国家发改委交通司下达了《以朔黄铁路为对象,研究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政策、总结合资铁路运管模式》的课题;9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向189家中央企业介绍了朔黄铁路公司运营管理经验。

  朔黄铁路 再创新纪录十年磨一剑,朔黄铁路见证了我国中西部大开发的成效,也迎来了自己的辉煌。与同行业相比,朔黄铁路共有8项综合经济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有2项综合经济指标在国际处于领先水平,创造了多项中国企业新纪录。随着全面建设的逐步完成,朔黄铁路的运能优势将彻底释放,煤炭运输量将极速增长,产生的经济效益将更加显著。此外,在全面完成国家西煤东运任务的同时,朔黄铁路致力于拉动沿线经济,形成与沿线政府和区域人民同生共息、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局面,本着对国家、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建设中采取路堤植被防护、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实施复耕还田和沿线造地工程,实现环境与资源的有效保护,“朔黄绿色经济带”已现雏形。

  在我国铁路改革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朔黄铁路所取得管理经验和运营技术也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朔黄铁路管理模式和运营技术被一致认为是今后我国铁路运输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将为越来越多的合资铁路提供宝贵的经验,具有推广、借鉴价值。在加入WTO和国外资本进入我国铁路建设和运营市场的新形势下,朔黄铁路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铁路运输企业成功范例。

  回首朔黄铁路的发展之路,我们不禁感慨:创新让朔黄铁路充满了新鲜的血液,而朔黄铁路这条充满着新鲜血液的大动脉更为我国的中西部开发和铁路改革带来了生机,衷心祝愿朔黄铁路的明天更美好。(罗茜)

责任编辑:王雅思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朔黄铁路, 创新, 见证, 辉煌,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