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创新报道 > 创新报道 > 正文
来自张江的系列报道:创新张江
来源:中国企业报       时间:2009/3/18 10:53:43     
2005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随后,科技部推出 “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计划”,力争到2010年,建成2到3个以上、真正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2005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随后,科技部推出 “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计划”,力争到2010年,建成2到3个以上、真正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2010年,如果中国出现两个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园区的话,那么很可能一个是北京的中关村,一个是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

  作为园区的运作主体,上海张江 (集团)有限公司何以能将16年前普通的地理概念跃升为中国高科技园区的著名品牌?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张江除了技术创新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管理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回忆“张江之路”,张江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刘小龙无限感慨。

  张江模式

    1990年,国家开始实施浦东开发战略,18年后张江的发展和壮大作为浦东巨变的一部分。

  1999年8月,上海市启动“聚焦张江”战略,举全市之力推进张江,使之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技术创新的样板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

  “聚焦”后的短短20个月,张江引进项目189个、外资39亿美元、内资30亿元人民币,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前7年的总和。按照园区产业布局,张江已经形成了以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软件三大主导产业。

  2006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六园”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资源由此进一步融合,张江核心园步入了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期。

  随着上海市政府“聚焦张江”策略的不断深入,张江集团顺应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的要求,适时地转变发展战略,提出 “一体两翼产业互动战略”,一方面房地产的建设、租赁和销售发展稳定,增量明显;另一方面高科技投资收益快速增长,创新服务取得进展。

  张江集团将眼光开始投向PE(私募股权投资)、VC(风险投资)的产业投资领域。张江集团表示,“未来公司房产销售收入与租金收入并驾齐驱,将为公司的业绩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而股权投资将有望成为张江高科业绩爆炸式增长的关键。”

  经过16年建设发展,张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内生成长因素的发展之路,开创了高科技园区发展的独特的 “张江模式”———“一个平台、两大动力、两类资源和两种能力”。

  张江是一个世界性的开发平台,为全世界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一个创新孵化器平台。现在孵化企业累计40余家,目前在孵化的有20家,产业分布于微电子、通讯、IT软硬件、生物医药、智能控制、新材料等领域。

  “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合作协调,为张江高效快速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充分有效的结合,成为张江发展的基础。张江不仅是上海实施科技兴市战略的引领区,也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很成功的高科技园区。

  创新金融体系

    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富有特色的金融体系创新。纳斯达克人说:“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大规模的产业发展,特别是大规模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一定伴随着大规模的资金平台,纳斯达克就是一个资金集中的平台,如果没有这个平台,绝对不会有硅谷。”

  为创新型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张江酝酿着一个个的投融资改革和尝试:从最初的天使基金,到规模达15亿元的汉世纪创投基金、1亿元的东方惠金基金以及正在筹划中的规模达20亿元的浦东新区产业基金……目前,张江已在担保贷款、创业投资、改制上市、股权私募、集合信托、企业债券和天使投资等方面探索出一条多渠道的投融资模式,初步形成了促进不同阶段企业发展的融资体系。

  对于研发初期的创业企业,张江主要从孵化政策和专项扶持资金两个方面进行扶持。这一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创业、创新成本与企业实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张江着力解决共性问题,下大力气建设孵化体系和公共研发平台。

  对于起步期的中小企业,张江致力于建立专项贷款担保资金,并积极探索与知识产权质押相结合,帮助自主创新能力强但有形资产匮乏的创新型企业申请银行贷款,从而有效突破此类企业起步发展的资金“瓶颈”。

  通过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11家中小企业获得近千万元贷款,张江也由此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走在国内前列。近两年,园区安排了6000万元专项资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担保服务。

  对于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张江以政府引导资金为杠杆,主要通过契约式投资联盟和联合募集风险投资基金两种方式,实现资本的放大和风投体系的完善,从而引导更大规模的社会资本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上海浦东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是全国首只由地方政府倡导设立的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常定辉介绍,引导基金自2006年10月启动至今,已投入6亿多元,吸引了11家风险投资机构携手张江,仅2008年就投了3亿多元。

  国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美商联讯不到3年在张江先后投资了6个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近4600万元。像这样在张江挖掘企业潜力,频频“下注”的风险投资机构不在少数。至今,入驻张江的风投已超过50家,其中不乏BIOVEDA、DFJ、HBM等国际知名投资机构。

  张江以全球视野借船出海,着力构建联接香港、硅谷、华尔街的融资渠道和创新体系。

  培育创新土壤

    国际经验表明,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关键是要集聚一流的创新要素,完善一流的创新环境。

  “浦东有一个非常棒的创新环境”,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2008年度颁奖典礼上,瑞士罗氏中国地区研究发展总监安德利对这片“创新经济”热土赞不绝口。

  安德利称,这里集中了各类创新企业,有提供服务的IBM公司,也有向罗氏这样研发医药的企业,扮演着各个“角色”的企业互相合作,将“创新链”连接起来,从而达到创新效益的最大化。

  张江园区一个特色就是———“孵化+投资”模式。

  张江对于入驻的高新产业,不仅提供资金支持,在技术和信息上也给予极大的帮助。在企业入驻孵化器阶段,还与企业签订孵化协议;进行定期走访、主动上门服务每家企业,同时也针对企业的个别需求做出反应、提供帮助;此外提供培训、推广活动等其他服务。

  在企业从孵化器毕业后阶段,时代创业对它们进行跟踪,与其中部分企业签订后续服务协议、提供服务,并促进它们同孵化器内现有企业间的合作。

  2008年5月,国家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落户张江,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张江搭建的又一“绿色通道”。统计显示,2007年园区专利申请量为5545件,其中发明专利1777件。“绿色通道”建立后,连续两年,张江园区专利申请量的增长率都在36%以上。2008年7月30日,国家首个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在张江率先挂牌。

  张江努力使园区的管理方式和业务水平与国际接轨。在上海首开先河,实行企业直接登记制。2007年初,园区开始试点企业设立“一表制”审批。“一表制”推出后平均每天受理达2.5户。

  入驻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国际知名企业的数量丝毫不亚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AMD、通用电气、杜邦、索尼等跨国公司相继在这里开设研发中心,盛大、第九城市、展讯通信等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IT企业也都将总部设在张江,而中国银联、中国平安、交通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的后台数据中心也纷纷选择了张江。

  张江,以宽广的胸怀集聚了各类创新要素。“但这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不但要做产业和模式的发源地,引领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更要做产业、模式甚至文化输出的发祥地。”张江人对园区的发展有更高的期待。。(孔迪梁忻李程)
责任编辑:贾迪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张江, , ,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