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元集团一改往日做派,在公告中高调宣布董事会已同意三元食品全资子公司———河北三元与三元集团组成联合竞拍体,以不超过总评估价值的110%参加竞买三鹿破产财产包。为筹措竞买资金,三元股份将采取非公开发行方式,以每股4元的价格,向公司实际控制人三元集团和大股东北京企业 (食品)有限公司发行2亿至2.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8亿至10亿元人民币。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对全资子公司河北三元进行增资,并由河北三元用于竞买三鹿集团的部分破产财产及后续整合、运营,不足部分由河北三元通过银行借贷等方式解决。
与此同时,三元股份结束了持续近6个月的停牌期,2月16日复牌。复牌当日,三元股份表现脱俗,成功冲击涨停并一直封在涨停板,接下来的两日一直保持着这种势头。介入并购、重组三鹿的圈子后,三元股份可谓水涨船高。停牌前连续6个交易日涨停,从9月18日收盘价3.47元大幅上涨至9月25日收盘价5.59元,加上2月16日、17日、18日的涨停,三元累计涨幅达100%还多,成就了熊市中的一段小传奇。相关人士表示,三元股份一路笑开怀显示出民众对三元的追捧,并折射出了多方对三元重组三鹿成功的信心。
信心坚定加上众望所归,顺水行舟的三元逐鹿果真是志在必得?一旦成功重组,三元如何在中国未来奶制品市场的疆土上驰骋?随着三元逐渐走向前台,所有的答案似乎越来越明朗化。
悬念已了?
根据三鹿集团管理人委托拍卖机构发布的拍卖公告,参与竞拍者须具备以下资质:具有10年以上液态奶、奶粉生产经验,上一会计年度来自液态奶、奶粉的营业收入应不低于10亿元,注册资本不少于5亿元;市场声誉良好,质量控制制度完善并得到有效执行,且未因三聚氰胺事件对婴幼儿造成伤害等。也许因为符合标准者所剩无几,有人戏言,这个标准仿佛是为三元量身定做。
相关人士分析,由于受三聚氰胺事件的拖累,伊利、蒙牛、光明等一线乳企已无缘参与竞拍。也有人表示,即使不面对资质门槛,这些企业多也自顾不暇。以祸不单行的蒙牛为例,去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让蒙牛遭受巨创。蒙牛曾在 “盈利警告”中称,截至 2008年12月底的财政年度,企业可能出现高达9亿元的亏损。然而,蒙牛的噩梦并未就此结束,在持续遭受三聚氰胺重创 5个月后,近期,蒙牛又卷身到了“特仑苏牛奶”事件。虽然经过极力澄清,特仑苏风波渐逝,但业内人士分析,此番蒙牛旗下金牌产品特仑苏遭遇安全质疑,无疑将进一步打击蒙牛的盈利能力。
据悉,除了三鹿轰然倒塌,伊利、蒙牛、光明等企业也失守大片“领地”,近期,国内仅中低端奶粉市场就出现接近1/3的市场空白,出现僧少粥多的局面。窥斑见豹,在三聚氰胺的阴影下,巩固实力进行自我修复,也许是自顾不暇的一线乳企们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了。对于逐“鹿”,他们应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参照标准,在二线企业中,能满足年10亿元营业额的公司,同样屈指可数。业内人士掐指算来,比较有实力的有新希望、完达山等企业,但这些企业对竞拍与否讳莫如深。新希望就表示,自己在河北保定已有点,公司目前立足于把自身的事情做好。
相对于其他乳品企业的三缄其口,近期的三元提前亮剑,毫无保留地打出了自己的底牌,显得信心满满。三元积极地有条不紊地将这种信心付诸到行动上,让旁观者感受到了三元前所未有的决心。
据了解,为确保重组资金环节不掉链子,三元集团步步为营。三元股份、河北三元拟与三元集团签署 《联合竞买协议》,约定本次竞买成功后,如三元股份就本次发行获得商务部及证监会的批准/核准,则河北三元将根据情况选择购买部分竞买资产,其余由三元集团购买,具体范围由各方另行协商确定。
如三元股份未能就本次发行事宜获得证监会及商务部的核准/批准,则三元集团将购买全部竞买资产;为避免同业竞争,三元集团同意将所购买上述资产委托三元股份和/或其控股子公司经营,且三元股份和/或其控股子公司有权选择随时购买上述资产之全部或部分。在三元股份本次发行完成前,联合竞拍体发生的税费或价款由三元集团先行垫付。
2月17日上午,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不失时机地在原三鹿集团总部召开,三鹿集团破产管理人向与会人员通报了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法破产职工安置方案》, 《方案》表示,三鹿集团破产职工安置将与破产重组同步进行,重组方承诺将全员聘用。有人猜测, 《方案》明白无误地表示重组方承诺将全员聘用,这个重组方应该几近名花有主。
有人直言,按三元的早期的低调做法,若不是知己知彼、心中有数,断然不会如此大张旗鼓。而无论何种情况出现,都力争拿下竞拍项目,更表现出了三元坚定的决心。无独有偶,在三元秣马厉兵的同时,河北省三家拍卖公司近日发出公告,受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委托,定于3月4日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公开拍卖三鹿集团的部分财产、资金、人员安置等等,万事俱备,重组三鹿只差最后一锤。人们普遍预测,重组悬案中如果没有超级黑马杀出,三元将稳操胜券。
格局猜想
一旦成功重组三鹿,三元将会晋身“20亿元俱乐部”,迈入一线乳业生产商的行列,这将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跨过一步之遥的路程后,三元究竟如何实现华丽转身呢?
据悉,公开拍卖的三鹿集团财产主要有四部分。一是三鹿集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可持续经营的有效资产;二是三鹿集团所持有的新乡市林鹤乳业有限公司98.80%的投资权益;三是三鹿集团所持有的唐山三鹿乳业有限公司70%的投资权益;四是三鹿集团所持有的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16.97%的投资权益。
三鹿作为曾经的巨无霸,在国内奶制品市场征伐时日已久,收编到其麾下的企业不在少数。从进入拍卖内容的这些企业来看,它们在黄河两岸构筑成三角态势,辐射范围达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几乎居中国腹地。如果这些资产转到三元的名下,三元未来的发展格局将实现多级跨越。
业内人士透露,如果三元竞拍成功,资金投入、生产线和工人、奶源等都不成问题,开工复产的速度不会低于人们预期。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经过半年多的停产后,如何将构想中的王国版图转变成实际意义上的市场版图,还需要在恢复销售上加大功夫。而在这门功课上,三元似乎也进行了提前预习。
据相关媒体报道,竞拍还没有进行,三元已针对销售的短板,提先下手布局、重建奶粉销售网络。目前,三元正在全国6个省联系原来三鹿的经销商,全面铺设、重建奶粉销售网络。据透露,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以及山东省和山西省是第一批重建的市场。这些均是之前三鹿集团有优势的一线市场。
据悉,对于重建销售网络的规模,三元高层并没有下达具体目标,目前主要采取重点突破的形式。三元和之前三鹿的经销商之间,正处在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相关人士透露,目前,三元在北京本部所擅长的是低温液态奶为主的液态奶产品,但是按照公司总体规划,在拍得三鹿资产后,将仍然以生产奶粉为主,因此目前重建的销售渠道也是重点洽谈奶粉业务。但从生产企业的布局看,未来利用新建的渠道继续销售自己所擅长的液态奶,也许会成为三元未来的选择之一。
目前,三元租用原三鹿的设备生产时,雇用的仍是三鹿的老员工。许多经销商对此认为,尽管企业人员没怎么变,但企业不日将划归新的三元公司。因此,经销商们对三元重建销售网,大多显示出愿意合作的态度。
相关人士表示,通过竞买三鹿集团的部分优质破产财产并整合其原有产能、市场、技术,三元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深耕北京市场并迅速占领河北、山东及三鹿集团其他优势市场区域,并在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高奶粉产品竞争力上取得优势。
三元在2005年制定的发展目标显示:2005年和2006年作为三元的调整年,2007年和2008年是恢复增长年,而2009年和2010年,三元股份将达到增长的高峰期,重新回到乳业的第一阵营。此次并购与三元自身的计划不谋而合,恰巧赶在2008年和2009年之间的关键转折点。未来,一旦得到了上天垂青,三元必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