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产经新闻 > 产经新闻 > 正文
地方政府官员谈房地产前景:政府做政府的 市场做市场的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时间:2008/11/24 9:41:21     
 
    目前,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除了中央政府在全力刺激市场外,各地方政府也频频出台有利于市场发展的经济政策。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刚刚于今年4月上任的江苏省建设厅厅长周岚,探寻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和前景。 

    中国房地产报:近段时间,江苏省部分城市率先推出了救市政策,你怎么看未来房地产的前景? 

    周岚: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远远还没有结束,还有很多的城市化人口要流入城市,这本身就产生了很多刚性的需求。而这个需求是确确实实存在的,现在就看这个需求要用多长时间来完成,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完成。 

    因此我觉得这种趋势就可以保证房地产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现在,江苏省的城镇化水平是53.2%,但这个数字应该在70%以上甚至是80%。如江苏省未来能达到70%,则意味着将产生1000多万城镇人口增加住房的需求,而城里人也在不断改善居住条件。 

    中国房地产报:在这庞大的城市化进程下,江苏省如何保障民生住房的建设? 

    周岚:江苏省的住房保障政策是三句话:让所有低保人群住进廉租房,让所有低收入人群有经济适用房,让所有新就业人群租得起房。江苏省委省政府2008年的目标是新增4万套经济适用房,1.2万套廉租房。
 
    我对住房保障政策的解读是:让政府做政府的,市场做市场的。目前,政府非常重视弱势群体基本需求的保障,出台了廉租房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限价房制度。但另一方面,要让市场做市场的,让自己买得起商品房的人走商品房的道路。 

    中国房地产报:按照你这样的说法,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必将迎来一次结构性调整吗? 

    周岚:我认为房地产市场必须调整。大家出于某种预期,当房地产市场在供不应求的阶段时,这种趋势本身使得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因为这不仅是刚性需求,投资需求也存在。 

    我不同意放大投资性需求,因为投资性需求会使国际市场的热钱进来,就会让政府没有办法保障想保障的刚性需求,因此必要的宏观调控是需要的,但是一定要把投资性需求和刚性需求分开。房地产市场必须重组。
 
    经过宏观调控后,市场更加理性,老百姓也应更加理性,促使中国房地产市场结构重组和优化。(刘阳)
责任编辑:曹曦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房地产, 住房保障, ,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