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五大陶瓷产区之一的山东淄博,在陶瓷产业大转移背景下,并没有像辽宁法库、江西高安等新兴产区一样借东风崛起,反而因为传统企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经营产品档次低,加上各种环保投入不足,淄博陶瓷产业整体发展速度趋于缓慢,面临普遍性危机,急需集体突围。
整体发展速度趋于缓慢 一个地区经济的结构状况和增长模式,是其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十五”时期以来,山东淄博市加快推进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为重点的调整与改革,地方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市场机制发育逐步完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传统的陶瓷产业在经济增长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规模与结构统筹协调的问题依然是困扰本市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站在科学发展的新高度来认识、谋划和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陶瓷淄博,当代国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技术创新激发陶瓷品牌 陶瓷市场日趋成熟和完善,已经拥有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淄川建材城、中国财富陶瓷城、中国陶瓷科技城等一批在陶瓷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专业市场,市场规模仅次于佛山。但淄博陶瓷专业市场在知名度及影响力方面显然还没有显露出来,这主要是因为淄博陶企产品缺乏创新,更多的在于模仿佛山等地企业的产品,经营模式也比较落后。 如今市场日趋饱和、竞争加剧、行业不断洗牌、产品附加值低、品牌优势匮乏等等,这一系列市场问题,在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下,淄博企业负责人应该树立长远的意识,以市场战略眼光去分析市场,调整经营方向,不断变革和提升,这样才能屹立于市场而不倒。 防静电瓷砖闯入“神七” 统一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国梁告诉记者,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控制装配中心三层楼房使用的全部都是统一陶瓷研发生产的“防静电复古生态砖”,是全球唯一家拥有该瓷砖技术的企业,真正做到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为国家节约大量钢材。不但提升了统一陶瓷的自身价值,而且一场绿色革命与生态陶瓷的结晶影响了中国乃至全球的陶瓷业。 据了解,在日前的陶博会期间,中国陶瓷科技城、中国陶瓷馆接待宾客达10万人次,国内外参展企业1108家,参展产品达到2万多种,总交易额达20多亿元。同时展会还进行了高科技产品的立体展示及国际学术的引导,加强了淄博市陶瓷的研发力量,新材料技术论坛向淄博市区域性科技迈进,已对接1870个项目和778个技术合作项目的签订,给淄博市众多陶瓷企业的生产和产品的技术创新带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