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产经新闻 > 产经新闻 > 正文
总部持续流失 华尔街渐成“公寓街”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08/9/25 13:59:08     
 
    ◆特派记者 张凌 发自美国纽约

    本周二下午,随着股市收盘,下班高峰逐渐过去,记者在华尔街吃惊地发现了这个全球最著名金融街的另一面——看不到顶的摩天高楼里,不断冒出三三两两的人群,悠闲地出来遛狗;狭窄的街道上不少人穿着短裤背心在跑步;路边小超市里排满了顾客,他们手里拿的是卫生纸、黄油、面包、八卦杂志……

    “那个人们熟知的华尔街即将消亡。”22日的《华尔街时报》这样评论。虽然它只是在为华尔街最后两家投行的消失唱挽歌,但现在的华尔街真的还是我们心中的那个华尔街吗?华尔街上哪些人正在离开?又有什么人正在到来呢?

    9·11后大公司逐渐撤离

    “华尔街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条华尔街了。”坐在华尔街摩根大通大楼的广场前,迈克·康纳感慨地说。他已经在这家银行做了18年律师,也见证了华尔街的起起落落。他说,过去华尔街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金融中心,但如今它更像一个代名词。“大家说起华尔街,更多的是指曼哈顿的金融区,而不再是单指这条著名的街道了。”

    康纳告诉记者,事实上,现在很多大公司已经把总部从华尔街搬到了更靠近市中心的区域。“比如刚刚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总部就位于中心城区的第七街。”“9·11”以后,因为高楼过多,地理位置又太靠近海岸线,不少大公司出于安全考虑,就有了搬家的打算;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华尔街位置太小,显得过于拥挤,办公楼也已日渐老旧,很多大公司为了发展需要,都选择搬到更接近市中心的区域。在康纳看来,“9·11”恐怖袭击让华尔街失去了地理优势,而这次的金融危机更是让这条街丧失了活力。

    狭窄的华尔街上,如今处处是半幅封闭施工的区域。记者采访时正看到华尔街75号的高楼被隔离网蒙起了“脸”,施工告示上写着“公寓住所”。据康纳了解,华尔街有不少办公楼都在被改装成公寓出租。“要不是纽交所还在这里,华尔街已经不再是纽约金融区的心脏了。”

    华尔街人才大量流往亚洲拉美

    随着华尔街危机的加深,不少大的投资银行正将越来越多的关键岗位雇员派到亚洲或拉美等地区。以摩根士丹利为例,今年以来他们已外派了33位高管到海外。

    “一方面,在亚洲等地区,这些公司业务有更大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么多人留在华尔街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华尔街一家猎头公司的总裁道尔芬诺说,虽然将高管派到海外成本更高,但这已成了一些大公司保护核心人才的办法。

    在高盛银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艾迪丝·库柏看来,无论是资本还是人力,都自然会向那些更有发展机会的地区流动。“在纽约,这里已经没有足够的事做,所以我们只有把他们派到别的地方。”
责任编辑:曹曦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华尔街, 公寓住所, ,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