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产经新闻 > 产经新闻 > 正文
银行为何不愿放贷给小企业?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王春霞       时间:2008/7/24 8:58:47     
“今年上半年小企业都很难拿到贷款。”某股份制银行泉州分行公司银行部的一位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现在他们的目标客户是当地龙头行业当中排名前三的企业,原因在于“信贷形势特别紧”。 
    信贷紧缩的大环境、低抗风险能力的“标签”使得中小企业成为银行不愿发力的信贷“鸡肋”。 

    “今年上半年小企业都很难拿到贷款。”某股份制银行泉州分行公司银行部的一位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现在他们的目标客户是当地龙头行业当中排名前三的企业,原因在于“信贷形势特别紧”。 

    这位人士进一步解释说,在信贷紧缩的宏观环境之下,对于制造业来说,一方面很多小企业由于很难从银行系统内贷款,另一方面今年原材料价格也在不断地上涨,一旦出现现金流紧张,很容易就会出现资金链的断裂。“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都不强。” 

    他的说法得到了该行总行一位相关负责人的认同。“我们今年一直在对中小企业客户进行风险排查,防止出现坏账。”他说,正在逐步放弃一些原来的中小企业客户,“当然(信贷)也不是一下子就完全断了,这个规模在慢慢地缩小,最后就没有了。” 

    “真正考验银行能力的,就是小企业业务。”一位分管对公业务的副行长曾不无感慨地说,小企业业务能够体现银行辨识风险、经营风险的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601988)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困境,最大原因还是在于今年紧缩的信贷形势。“现在银行的钱太少,肯定首先要保住自己的核心客户和长期客户,中小企业业务对于很多银行来说感觉像‘鸡肋’。” 

    他进一步解释说,银行在流动性比较好的时候,对小企业发放贷款利率上浮一点,用利息收入就能把风险覆盖掉;流动性一紧张,银行的信贷资金有限,最先放弃的就是这部分中小企业客户。 

    不过直到去年下半年,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态度与现在截然不同。那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贷”成为了各家银行进行业务创新的一个突破口。 

    当时流行的一种观点是,随着大型央企越来越多地选择招股或者发债的直接融资方式,这些大型企业对银行的依赖程度在逐步减弱,而发展中小企业客户和零售客户,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新方向。 

    2007年,银监会曾先后修订并发布了《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和《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施行)》,目的在于重点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改善对“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下,销售额30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同时,相当一部分银行在去年对现有的综合数据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再造的基础上,细化了小企业信贷核算的有关数据,加快会计科目、统计报表、资本考核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为实现小企业全面独立核算奠定了基础。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2008年中工作会议上要求,商业银行要“尽可能以不低于年度信贷平均增速,单独安排小企业的信贷规模”。
责任编辑:吴桐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银行, 小企业, 放贷,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