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焦点评论 > 焦点评论 > 正文
壹基金嫁接红十字会 利大于弊?
来源:财经网       时间:2008/6/17 16:02:05     
汶川大地震后,以壹基金为代表的众多民间慈善机构迅速走向前台,在推出各自赈灾募捐计划的同时,也对中国现行慈善管理的法规边界、监管尺度提出了考验。 
     壹基金的由来

    壹基金由影星李连杰于2007年4月发起成立。此次地震募捐中,壹基金先后与腾讯、淘宝及天涯等网站进行了合作。截至6月12日12时,已累计募集善款8073万元,其中来自网络及个人捐款4938万元,累计捐款人次超过73万。 

    “腾讯和淘宝均有支持网上付款的便利工具,其网民也主要是年轻人。国内外的慈善组织,无不在寻找年轻人最关注的渠道。”壹基金执行主席周惟彦向《财经》记者表示。 

    壹基金这次同时也在向企业募捐,但网络捐款和企业捐款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来自网络的个人捐款通常都是小额,但人数众多,速度很快;相反,企业由于需要决策,捐款数额往往较大,但速度较慢。截至6月12日,壹基金通过网络接受的个人捐款已经接近企业捐款的2倍。 

    周惟彦表示,这是他们期待很久的一个结果。“国外捐款大部分来自于个人,小部分来自于企业;中国正好相反。我们期待每一个公民,尤其是年轻人都能形成公益习惯。”她说。 

    依据中国现行的法规和政策,政府和两大官办社团——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以及少数官方背景的公募基金会,几乎垄断了全社会的公益捐赠资源。大量有志于慈善事业的民间力量,却因为缺乏合法的参与路径,或者在慈善的门外徘徊,或者只能与各级官办慈善机构合作,其独立性、自主性,都受到很大限制。李连杰壹基金便是后者的典型。 

    此前李连杰曾向媒体透露,2004年东南亚海啸后,他决定回国做慈善。其本意是成立一间由民间发起、遵循市场规律、跟国际接轨的慈善机构,但在研究了《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后,他发现在现有政策环境下,民间发起公募基金会几无可能,可能的选择,要么是做私募基金,要么是与具有公募资格的社团或基金会合作,成为其下属专项基金计划。 

    最终李连杰选择了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合作。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部副部长、壹基金管理委员会董事王舒侬向《财经》记者介绍,壹基金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一个专项募款计划,基金本身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也没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只是在中国红十字总会账户下单列了一个科目。这一安排意味着,壹基金本身并没有独立的捐赠资金处置权,而必须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合作实施项目。 

    “嫁接”利与弊

    目前,壹基金管委会共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李连杰及其助手、美国One Foundation两名工作人员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出的两名工作人员。在资金使用和项目操作上,经管委会同意,由红十字会系统负责实施,壹基金人员有权监督。同时邀请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对善款使用进行审计,定期通过季报、年报等方式向公众披露信息。 

    这一模式堪称民间力量与传统官办慈善机构的“嫁接”,前者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资源调动能力、市场推广和专业管理经验;后者则具有“体制优势”,包括公募的资格、对捐赠者的税收优惠待遇等。 

    在这次地震赈灾过程中,这种“嫁接优势”得到了部分体现:壹基金通过自身影响力,在短短一个月内募集了近亿元善款,筹集了大批救灾物资,并组织了庞大的志愿者团队进行灾区需求调查、信息沟通、救灾物资配送;与红十字会的合作,则帮助壹基金在募集资格、灾区特别通行救援等方面提供了便利。 

    不过,这种体制内外的嫁接合作也并非没有掣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壹基金工作人员透露,壹基金只负责筹钱,并不负责管钱,对捐款的使用,必须通过红十字会的财务渠道进行。此次地震灾害,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财务人员非常繁忙,加上审核程序严格,资金划拨十分迟缓,影响了救灾物资采购的效率。有时候前线志愿者甚至不得不先自掏腰包购买急需物品,再另行报销。
责任编辑:陈志红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壹基金, 红十字会, ,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