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曝光台 > 曝光台 > 正文
光大七成理财产品上黑名单
来源:chanm       时间:2008/3/5 10:25:24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通过对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研究后,作出的总体评价,光大银行、花旗银行、恒生银行等6家中外资银行因理财产品的运作信息严重缺乏透明度登上了报告的“黑名单” 

    “部分中资银行的自主创新能力匮乏,信息透明度不高。”这是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通过对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研究后,作出的总体评价,光大银行、花旗银行、恒生银行等6家中外资银行因理财产品的运作信息严重缺乏透明度登上了报告的“黑名单”。 

  外资银行问题最严重 

  据《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称,社科院对国内的银行共计935只理财产品进行研究,发现这些理财产品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信息不明朗,包括产品的基础资产、结构、期限等信息都不明确。 

  报告指出,在信用类和利率类产品方面,光大银行等因为信息不明的产品近八成,占到本行产品的77.59%。外资银行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严重。 

  由于银行信息披露不到位,很多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运作过程一无所知,以至于近期频频遭遇“零收益”、“负收益”。一位网友发帖说,2007年,他在某银行购买的一款理财产品,告知预期收益率最高可达到15%,可到期时,却被告之“该产品到期收益率为零”。 

  银行称合规公布信息 

  面对投资客户的抱怨,研究机构的质疑,“上榜”银行异口同声:我们很无辜。 

  光大银行重庆分行零售业务部张海涛认为,光大银行都是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每款理财产品的投资去向、投资比例、预期收益以及存在风险等都按期公布,不存在不透明的说法。 

  据记者了解,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是封闭式运作的,在到期日以前是不允许提前赎回和公布相关信息的;少数开放式理财产品,设计时则有规定的赎回日。市内一家银行做理财产品销售的人士透露,目前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雷同很多,信息披露也相仿,是否是信息不透明,不好作评述。 

  信息披露不足投资者心里没底 

  银行的叫屈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同情,专门从事银行理财产品研究的专家认为,我国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透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李要深研究员用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做对比。基金可以每日对外公布净值,投资方向、仓位变化等,投资者对选择基金一目了然,即使不满意,可以选择赎回。而一般的理财产品只是模糊告诉投资者投资粗略方向,具体比例、投资及时收益都不得知,这样就给投资者带来被动。换句话说,很多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心里没底。 

  那么,银行理财产品如何才能更好地加强信息披露呢?李要深研究员认为,监管机构应该修改相应条例,强制银行披露更多的信息,这可能是解决的途径之一。  (记者 时新)
责任编辑:李莎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光大, 理财, 黑名单,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