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金融投资 > 金融投资 > 正文
恶性圈钱就是近期股市暴跌的凶手
来源:chanm       时间:2008/2/26 14:46:56     
自一月中旬以来,股市出现暴跌的走势。面对这场暴跌,上市公司的恶意圈钱(也即巨额再融资)成为市场的千夫所指,投资者普遍认为,是上市公司的恶意圈钱,摧毁了股市的牛市行情,充当了本轮暴跌行情的凶手角色。  
    不过,正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面对市场上的主流观点,市场上当然也会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以体现有关当事人的与众不同之处,或证明自己眼光独到,高人一筹。比如,就有人认为,股市走熊不应归罪于再融资——当然是指巨额的再融资,也即恶性圈钱,如果是理性的再融资行为,也就不存在这种争论了;认为几千亿的再融资金额压不垮A股市场;并声称不要把“再融资”当成股市暴跌的替罪羊。  

    一个人能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或见解,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是刻意地要来证明自己的不同凡响,不同于常人,因而有意地要说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话语来,恐怕就大可不必了。虽然说真理有时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但也并非是所有与众不同的观点与见解就是正确的。象上述某些人为上市公司恶性圈钱开罪的种种观点,就很难说是正确的了。 

    应该说中国股市出现回调的走势是很正常的。如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摸高6124点之后的回调,股指从6124点下跌到去年11月底的4778点,如果扣除这期间中石油上市后高开低走带给市场的负面影响,那么这个时期的调整总体上就是很正常的。毕竟股指从1000点附近上涨到6124点,股市堆积了大量的获利盘,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回吐压力。而且随着股指的上涨,股市的估值也出现了严重的高估,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股市泡沫,甚至就连称为是股市基石的大盘蓝筹股也出现了大量的泡沫。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是很正常的。只不过由于中石油上市后的高开低走,因而加剧了股市的这种回调走势。 

    但就一月中旬以来的暴跌来说,造成股指暴跌的原因就是上市公司的恶性圈钱事件。这一点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有人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影响加剧也给中国股市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既然次贷危机是发生在美国而不是中国,而且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相对有限,并且中国股市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股市,那么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次贷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更胜于美国股市。而从走势来看,今年1月14日到1月17日四天的下跌,可归结为次贷危机的影响。  

    但从1月21日开始的暴跌,就明显是由于上市公司的恶性圈钱事件引起的。这一天中国平安公布了1600亿元的巨额再融资计划。受此影响,不仅中国平安股票于1月21日、22日两天出现连续跌停,这在中国平安股票上市以来是从未出现过的;而且,这两天上证指数也暴跌了266点与355点。这是中国平安恶性圈钱事件带来的最直接影响。而受此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受到打击,市场也因此一蹶不振,继续走在下行的轨道上,直到2月4日,在管理层为新基金发行开闸救市的消息出台后,股市才初步出现转机。

    但无奈2月20日,市场上又传来浦发银行400亿元再融资的消息,而随后又有其他几家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的消息传来,以至2月20日到2月25日,股市再连续大跌四个交易日,股指暴跌了513点。因此,恶性圈钱导致股市暴跌这是不争的事实。而那种为上市公司恶性圈钱开罪的观点,显然是连最基本的事实都不顾及了。而几千亿的再融资金额压不垮A股市场的说法,更是鼠目寸光的表现。既然中国平安可以圈走1600亿元的资金,浦发银行可以圈走400亿元的资金,那么中国人寿呢,中国工商呢,其他所有的上市公司呢?它们是不是也可以加入到圈钱的队伍里来,如此一来,上市公司要从股市里圈走的钱何只几千亿呢?股市里还有多少钱不被圈完,投资者还有多少钱不被窄干?中国股市因此而崩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对于上市公司恶性圈钱的事情,整个股市都决不能姑息养奸。是上市公司的恶性圈钱造成了近期股市的暴跌,对于这种恶性圈钱行为,每一个有良知的投资者、市场人士以及高层人士,都应该对它穷追猛打,使恶性圈钱行为在中国股市难有生存的土壤。  

 
责任编辑:陈志红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恶性圈钱, 股市暴跌, ,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