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酱油诉高明酱油企业威极侵犯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索赔1000万元,8月14日上午,此案在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今年5月,高明酱油企业威极公司用工业盐水制造酱油被曝光,因该公司名称与酱油企业海天公司旗下的“威极”品牌一样,消费者纷纷怀疑涉事的威极就是海天旗下的企业,令海天酱油销量急剧下降,声誉严重受损。海天公司与威极公司到底有没有关联性?威极是否一开始就是抱着傍大牌的打算?双方代理律师在庭上一一举证,并针对焦点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双方撇清关系 称彼此无关联
“酱油门”事件发生后,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威极公司与知名调味品企业海天的关系成为一大悬疑。记者曾致电威极的经营部门,威极的职员大方承认威极就是海天的生产商,虽然之后双方均公开澄清彼此并无关系。
法庭也对此展开了调查。这两家酱油企业一致地向法官表示,双方股东此前并没有往来,两者间不存在任何关联。
被告注册“家乐”未果再选“威极”
海天公司指控,威极公司之所以取名为“威极”是想“傍大牌”。海天公司代理律师称,海天公司到工商部门查询档案获知,被告提交了三个名称备选,分别是:家乐、家美与威极,被告注册“家乐”不成,才选了“威极”。
对此,威极公司代理律师继续辩解称,“威极”产品并非“知名商品”。事实上如果不是本次“酱油门”事件,普通市民公众也只知有“海天”而不知道有“威极”。另外其自开办至今一直使用“威极”的企业字号,没有发生过任何购买者将其产品误认为系原告产品的情况。因此,其注册时在企业字号中使用“威极”不构成所谓傍“名牌”的不正当竞争。
海天索赔千万 威极称与己无关
“因为威极公司一直以来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在‘酱油门’事件发生后,公众误认为威极公司即是海天的代加工厂,由此导致海天在事件发生后,产品销量急剧下降,声誉严重受损。”海天公司请求法院判令威极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00万元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在庭审中,海天代理律师称,鉴于海天公司定下的索赔金额是1000万元,扣除广告费和律师费,仅将剩余的594万元作为海天品牌受损、产品销量下滑的损失进行索赔。“在索赔金额上已经打了折扣。”
但威极公司代理律师认为,海天公司的损失不应该由威极公司承担。“原告品牌被误伤的原因是因为媒体一开始‘高明区某大型调味品公司’的不点名报道造成公众误解而形成的。”
然而,威极公司还是因该公司的违法经营行为,借庭审的机会,向公众及海天公司进行了赔礼道歉。同时,其代理人表示,威极公司愿意更改自己企业的名称以防止与海天公司的注册商标的冲突。至于千万元索赔,威极公司已经停产,严重资不抵债甚至将破产,“实际上已无力向原告承担赔偿责任”。
据悉,目前,威极公司已经拆除厂区周边范围的所有牌匾、企业铭牌,以示诚意及歉意。海天酱油品牌总监张欣说,根据市场监测,6月6日以后,海天产品的销量并无大幅度下降,但“酱油门”事件对海天产品销量增加额度的抑制目前尚无法评估。
案件并未当庭宣判。张欣表示,海天不接受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