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豪华车市场成为各大品牌争夺的“香饽饽”。近期,豪华车品牌在中国似乎正在集中发力。在凯迪拉克和标致-雪铁龙宣称加快中国复兴时,英菲尼迪国产化计划火速推进;捷豹路虎牵手奇瑞抢占市场,奔驰、宝马、奥迪三大德系豪华车巨头也各出奇招,中国豪华车市场价格战硝烟弥漫。
豪车市场潜力很大
近几年豪华车市场的突飞猛进给了外界一个不小的惊喜,2010年豪华车增速高达70%~80%,全年豪华车销量突破80万辆。而2011年,仅奥迪一家的销量就超过了30万辆。宝马的销量突破了20万辆,奔驰排名第三,2011年全年的销量也将近20万辆。此外,其他豪华品牌也是一路高涨,路虎、凯迪拉克、英菲尼迪等品牌增长速度均超过100%;而超豪华品牌的增长也颇为惊人,宾利年销量达到了1839辆;兰博基尼全年销量超过340辆,增幅70%;劳斯莱斯2009年仅销售100辆,到了2010年销量超过500辆,2011年,劳斯莱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首次超过美国。
现在,几乎所有高端品牌都把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战场。近日,继备受瞩目的国产化项目最后落户湖北襄阳之后,英菲尼迪中国市场战略再下一城,在北京开设英菲尼迪全球首家旗舰店。奥迪、宝马、奔驰组成的传统“德系三强”也纷纷在华上马扩张项目。
一位车企高层认为,尽管目前中国豪华车的增幅很大,但豪华车只占到市场份额的7%~8%,较之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中国豪华车市场仍有很大潜力。作为中国乘用车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未来中国豪华车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大众汽车中国执行副总裁苏伟铭曾经这样定义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竞争,“以前,全世界豪华车最好的市场是美国,但现在美国的豪华车市场已经下去了,中国将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豪华车市场。开拓好中国市场是我们的使命”。
实际上,中国车市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业瞩目的焦点,跨国汽车品牌都想在中国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国产汽车的补充,各汽车厂商都在中国进口车市场上加速完善产品线,争取更大的份额。
近身肉搏 价格战开始
随着各大品牌的纷纷进驻,目前中国豪华车市场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为完成厂商们高企的销售目标,守住或夺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不少豪华车经销商都加入到几近残酷的价格“肉搏战”之中,以期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购车。
以北京为例,自今年一季度以来,动辄几万甚至高达几十万元的降价大战席卷豪华车品牌。指导价为93万元的奔驰S300商务型打折促销后直接跌至70万元区间,降幅逾20万元,而指导价为58万元左右的奔驰E级降幅亦在10万到20万元之间。为应对奔驰,宝马740车型也相应推出了优惠16个点的促销措施;此外,捷豹XJ优惠28万元、路虎揽胜优惠15万元、沃尔沃S60T6降价8万元等,奥迪A1半价跳水大卖等促销信息层出不穷。
对于目前豪华车市场大幅降价以抢夺市场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豪华车市场的降价幅度较之自主品牌有更大空间,但恶性的价格战将损害豪华车的高端品牌形象,最终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该业内人士还指出,即便没有恶性的价格战,随着各大品牌国产化率的提升,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冬天即将来临。现在七八十万元甚至一百万元的豪华车,三年后的价格很可能只剩下三分之一。
英菲尼迪国产化项目在2014年投产后,最终国产化率将在60%左右,较之现时进口车,未来国产之后的英菲尼迪车价可望降低10%~20%甚至更多。
营销渠道将下沉至三四线城市
据了解,目前,德系三大豪华品牌围绕网络建设的竞争日趋激烈,营销渠道的下沉已经深入到三、四线城市。
其中,一汽大众奥迪拥有国内最成熟的销售服务网络,240家授权经销商覆盖了全国119个城市。而在未来3年内奥迪将平均达到约25%的增长速度,经销商数量超过500家。
宝马则在2011年拥有290家销售网点,未来宝马还将继续以30%的网点发展速度增长,其中四五线城市空白市场的布局将成为重中之重。
今年年初,奔驰在华则拥有第200家店,但对陷入渠道整合僵局的奔驰来说,其全球总裁蔡澈在北京车展上表示:“奔驰在中国的渠道建设一直保持积极、快速的发展速度。今年,基本上每周都会开一个新的经销店,明年还会进一步扩大经销商网络。”
据中进汽贸提供的数据,自去年年底,进口车经销商库存一直徘徊在1.5以上的高位,而正常数值应该在1.2以下。对此,专家解释称,由于全球车市低迷,豪华品牌都将产品向中国输出,导致经销商库存超标,不得不以价换量,而且现在这种输出力度并未整体减轻。
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豪华车降价主要是为了争夺市场占有率,增加售后服务客户数量;同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经销商扩张速度较快,厂商扩大产能造成的库存也在增加。即便如此,豪华车的利润空间仍然丰厚。但随着豪华车价格下探,尤其是入门级车型,豪华车阵营将争抢更多市场,甚至是高端车市场。
对于豪华车近似疯狂的价格战,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担忧,在车企对网络渠道大幅扩张的背景下,经销商们今年的盈利能力与去年相比明显下降,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除了价格上的竞争,4S店的争夺已经扩大到了售后方面。这种恶性竞争行为最后损失的还是同品牌4S店的利润。在卖车已经无利润甚至赔钱的同时,再拿售后降价来抢客户,恶性竞争的结果只会让经销商们集体受损失。
■链接
豪车消费应考虑保养花销
欧洲市场低迷,豪华车需要在中国市场冲量;同时,限购导致一牌难求,让很多中国消费者有了咬咬牙买好车的冲动。就这样,豪华车降价与消费者需求一拍即合,销量大涨。但是这些豪车的售后保养费用又是多少呢?相比降价,豪车销售客服的介绍就不那么吸引人了:
奔驰销售人员:所有车,从30万到300多万的都算上,A保从1300-2000多元都有,B保都是从2000-5000元。
汽车保养过程中,1万公里、3万公里做A保,2万公里、4万公里做B保,一般A保与B保交替进行。宝马的保养费用也不低,A保1500元左右,B保3000元左右。
宝马销售人员:比如说一年用3万公里,保养3次,其中两次小保养,一年的保养费用五、六千元,第二年又一个3万公里,这个3万公里中,有一次比较大的费用,这可能更多一些,四、五千。
对于高额的保养费用,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消费者都咋舌,担心买得起、养不起。
消费者:买车买得起,养车养不起的话,肯定还是选中端的那些车。
消费者:车价降下来,只把保险的费用降下来,维修和保养那块还是没什么变化。
雅虎汽车主编王禁说,售后服务的收费已经成为豪华车经销商的一块重要利润来源,建议消费者算好经济账。
王禁: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是说降价对消费者来说就是好事,其实买车过程中,不仅要简单考虑价格因素,也得考虑今后售后保养的费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