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迎来电子商务领域八周年庆之际,京东商城拿出6.18亿现金券免费送给消费者,将正在进行的这轮电商“价格战”推向了顶峰。这个店庆日,成为电商巨头们的又一个“决战日”。 而这种“跑马圈地”的价格混战局面,可能将随着《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下称《条例》)的发布有所改观。由国家工商总局牵头发起的《条例》 已被列入国务院“二类立法”计划,有望促使电商业提速秩序建设。 能否遏制恶性竞争
在业内人士看来,条例出台后,或许可以对电商“价格战”造成的恶性竞争有所遏制,行业中的多数经营者得以健康发展。这也意味着越发猛烈的电商“价格战”有望收敛,行业将更加有序发展。 但 是,在艾瑞咨询集团电子商务高级分析师苏会燕看来,《条例 》 难以终结当前的电商“价格战”,对市场格局的形成也难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B2C 市场的格局形成,仍然要靠市场杠杆自己来调节。 “"价格战"是各大电商在运营中组织 的活动,促销是市场行为,即使政府监管,也不能影响到行业运营秩序 。”苏会燕20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她认为,就目前阶段来说,“价格 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较大,是电商竞争市场比较有效的手段,当前的市场格局决定了电商仍然会将价格促销作为扩大市场的利器。 “占据前5名的几家各有优劣势,今明两年将是我国B2C 的格局变革年,期间的变数会很大。以往的经验显示,最后市场中能够存活下来的综合性电商数量十分有限,更多的机会还是存在于细分市场之中。”苏会燕表示。 “由于互联网行业的特性,只有市场前几名才能真正赚钱,大家都在争夺前几位的席位。亏损是必须的,"价格战"必须打,而且可能还要3年才能结束。” 凡客诚品CEO 陈年对此评价说。 据了解,我国此前已经出台过一系列相关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例如《电子签名法》、《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但都是局部的,有些只是部委规章,缺乏可操作性与全面性。 税收会否转嫁终端 事实上,关于电子商务征税的争论,很早就开始了。 2007年7月中旬,“全国首例网商偷税案”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张黎因在网上开店却未交税费 ,一审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并处罚金6万元。 之后,多地都在制定政策,试图探索电子商务征税的可行性。但由于初期电子商务的规模不大,同时也基于扶持电子商务发务的目 的,对此事的讨论一度搁置,悬而未决。 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1.76万亿元,同比增长25.8%。电子商务这块大蛋糕正在并将吸引更多人参与,是否征税这一问题,也显得更为突出。 “一直在争论,因为实际操作起来,将面临很多复杂的难题 。”苏会燕表示,首先就是对企业的定性,对什么样的企业征多少税,由谁去向电商征税,征多少,如何执行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此外,涉及到知识产权的,该如何来征收?起征点如何确定?除了具体操作难题,网店征税也对我国税制也带来挑战,税收管辖权如何划分在现行体制下很难确定。 “事实上,这些年国家也一直在慢慢推进电商征税的进程,网店实名制就是一步尝试。首先要弄清楚电商是谁,这是对电商征税的第一步。”苏会燕说。 南京大学电子商务系周耿博士认为,网店征税应该是一个趋势,不征税对很多企业不公平,对实体店也不公平。更重要的是,一旦征税,更方便监管部门对网店的监管,也能有效限制假冒伪劣商品在网上的交易。 如同“狼来了”,网店对征税问题忐忑不安,消费者也担心增加的税收负担转嫁到自己身上。苏会燕认为,征税对电商市场影响不大。“对于上规模的企业来说,企业在登记、经营、财务上都比较规范,大部分B2C企业也都已经在规范地缴税。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在现行的施法体制下,可能会类同个体工商户等征税,税收不会太重。” 导报记者注意到,在京东商场上购物,每笔交易都会附寄上发票。在当当网的购物网页上,也有对消费者选择索要发票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