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体育新闻 > 体育新闻 > 正文
奥运圣火今起开始97天传遍中华大地
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08/4/1 10:17:59     
 

97天传遍中华大地

  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境外城市澳门传递后,5月4日抵达海南省,开始境内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传递。奥运圣火将传遍辽阔的中华大地,并抵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终于2008年8月8日到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会场,点燃奥运会主火炬塔。境内传递天数为97天,传递113个城市和地区,总里程为4万公里,平均每天运行425公里。

  参与传递人数最多的一次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境内的传递,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将是奥运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炬接力,这将是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最大的亮点之一。火炬接力将在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13个城市和地区进行传递。在4万公里的行程中,将途经上千个市县和城镇乡村。

  圣火将抵达珠穆朗玛峰

  目前编制的传递计划路线涵盖了我国的海洋、高原、盆地、山地、峡谷、平原、沙漠等各种地理风貌。各地在编制方案时都精挑细选,展示各地秀美风光,宣传近年来通过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奥运圣火抵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作为火炬接力最大的亮点之一,必将成为奥运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有近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境内火炬传递将展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凸显传递路线的文化内涵。传递计划路线中包括了我国近一半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70%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所在地,北京奥运会火炬将沿着这条文化走廊,穿越历史和现代,向世界宣传和展示中华文明的魅力。

  到革命历史圣地和老区

  境内火炬传递计划路线将到达革命历史圣地和革命老区,使其具有继承传统、凝聚人心的深远意义。各地着重选取了本地区著名的革命历史圣地和革命老区进行传递和展示活动,以此缅怀历史,坚定信念,振奋精神,激励各族人民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奋斗。

  22个城市曾办过重要赛事

  据介绍,北京奥运会所设立的28个大项、38个分项的比赛项目,在目前确定的传递城市和地区中均有开展,许多城市的竞技体育运动成绩处于世界水平。传递计划路线包括22个举办过重要体育赛事的城市,有28个传递城市和地区是奥运会金牌运动员的故乡或输送地,拥有广泛的群众体育基础。 (新华)

  圣火开始环球之旅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奥运专电 北京奥运会圣火将于4月1日从北京启程前往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开始环球之旅。以下为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路线:

  4月2日,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

  4月3日,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4月5日,圣彼得堡(俄罗斯)

  4月6日,伦敦(英国)

  4月7日,巴黎(法国)

  4月9日,旧金山(美国)

  4月11日,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4月13日,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

  4月14日,马斯喀特(阿曼)

  4月16日,伊斯兰堡(巴基斯坦)

  4月17日,新德里(印度)

  4月19日,曼谷(泰国)

  4月21日,吉隆坡(马来西亚)

  4月22日,雅加达(印度尼西亚)

  4月24日,堪培拉(澳大利亚)

  4月26日,长野(日本)

  4月27日,首尔(韩国)

  4月28日,平壤(朝鲜)

  4月29日,胡志明市(越南)

  5月2日,香港(中国)

  5月3日,澳门(中国)

接力 攀登珠峰

让圣火照耀世界第三极


  云雾缭绕的珠峰雄姿。(资料图片)




  在世界的最高点上点燃圣火,这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个梦想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走近。中国人提出了设想,也必然履行承诺。圣火必将照耀在世界的第三极——珠穆朗玛峰上。

  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期待,期待着圣火在珠峰点燃的那一刻。为了保证这个梦想的实现,组委会以及相关团队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由于海拔问题,缺氧、大风和低温将是珠峰点火的三大难题。低压和大风不仅令火炬燃烧困难,而且对队员也是极大的考验。

  因此准确的气象预报将是珠峰点火的保障。日前,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气象保障队已经踏上征程,奔赴珠峰,有20余名气象工作者将在珠峰大本营,以自己的工作保障奥运圣火在世界最高峰的攀越。登山队员也已经到达大本营,随时等待适当时机,向顶峰冲击。谁将有幸在珠峰上点燃圣火,让我们拭目以待。 (申申)

接力 祥云揭秘

燃烧技术涉及核心机密


  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奥运火炬采用了众多高新科技,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而由于涉及军工技术,火炬燃烧技术被视为北京奥组委的核心机密。

  在工艺上为了适合各种体型和年龄的传递者,火炬要求尽可能轻巧,因此外壳采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可以在恶劣天气如阵风、大风、强风(每小时≥65公里)、雨(最大雨量为每小时50毫米)、雪和冰雹等保持燃烧,并且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可以被清晰识别,完全满足各种拍摄和电视摄像的要求。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外观轻盈的奥运火炬,拥有一颗奔腾的芯,火炬燃烧技术也是火炬上天入地的保证,悉尼奥运会进行了史上首次水下火炬传递—圣火由潜水运动员带到了水下,设计师解释说,火炬上装有特别设计的火焰舱,采取化学方法使火炬不论在空气中还是水下都能产生火焰。

  圣火登顶珠峰,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能熄灭,作为奥运精神象征的圣火,永不熄灭自然成为最关键的要求,不论强风、暴雨又或大雪、冰雹,火炬能够在任何天气条件下燃烧。依据国际奥委会要求,一旦火炬中途熄灭,就要用安全灯点燃,安全灯中保存着从希腊采集的火种,但如果安全灯熄灭了,就得到希腊重新采集。

  已将载人航天器送入太空的中国,将圣火珠峰从技术角度分析并非难事。北京奥运火炬在设计之初,就对火炬提出了苛刻的技术指标,不论是阵风、大风、甚至达到每小时85公里到100公里的强风,以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又或最低-6℃到最高45℃的温度条件,都要保证火炬正常燃烧,由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将保证奥运火炬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高度,而此项技术则被视为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的核心机密。 (晓昊)


接力 历史起源

停止争斗参加运动会


  古希腊火炬手的最大使命,是把盛会即将开幕的消息通知各城邦。古代奥运会召开前,祭司聚集在奥林匹亚赫拉神庙前举行仪式,让作为“神使”的火炬手从祭坛上点燃火炬,然后分别奔赴各个城邦。火炬手们高举火炬一边奔跑,一边呼喊:停止争斗,参加运动会!于是各城邦纷纷刀枪入库,开始赛前集训。

  古代奥林匹克的火炬传信,在现代奥运初生时并没有复活。奥运圣火的第一次点燃是在1920年,当时是为了祭奠在一战中阵亡的将士。

  但圣火接力仪式重现人间,却是来自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组委会秘书长卡尔·迪姆的一个点子:“我想以一个隆重的、横穿欧洲的火炬接力赛宣布运动会开幕,接力活动从古希腊奥林匹亚遗址,到柏林的新奥林匹克运动场。”

  1936年7月20日,柏林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遗址点燃:希腊祭司和14个当地室女身着传统服装,开始取火:祭司用镜子的反射聚集阳光照射到一根木材上,直到木头生热起火,女孩们则吟唱道:“哦,神圣的火焰,在古代和神圣的地方被点燃,开始你的奔跑。”希腊人康斯坦丁·康季里克持圣火火炬跑了接力的第一棒。 

  作为首次火炬接力,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火炬接力活动历时13天,经过3075人的接力,穿过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奥地利等国抵达德国柏林。3187公里的接力活动全部通过火炬手跑步传递完成。1500米世界冠军弗里茨·希尔根被选为最后一名火炬手,1936年8月1日,他高举火炬跑进主体育场,点燃了主火炬。 (谦昊)

接力 历史揽趣

未出世婴儿参与上天入海令人惊
 

  传统上奥运火炬传递是用双脚完成的,火炬手从运动员中选拔。1936年柏林奥运会、1948年伦敦奥运会和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火炬传递都是完全由火炬手徒步跑完全程。随着奥运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参与奥运、分享奥运的热情空前高涨,火炬手的队伍也逐渐扩展到普通人中间,孩子、老人、残疾人等等,都加入了火炬传递的行列。

  自从圣火搭乘了飞机,各种各样的运载方式被逐渐运用到火炬传递活动中,它不仅展示着人们的无限创意,还将各地独特的风情呈现给世界。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将有望首次登上世界第三级——珠穆朗玛峰,完成全人类的壮举。那么在历史上,火炬还经历了哪些有趣的历程呢?

  骆驼背上的传递

  1956年奥运会,由于检疫问题,马术赛事被安排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本届奥运会成为唯一一届由两个国家的城市共同举办的奥运会。在斯德哥尔摩的火炬接力颇有创意,火炬手们全部骑在马上,一棒一棒把火炬传到终点。

  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炬传递带领世人穿越红色的澳洲大陆。澳大利亚人将骆驼与火炬联系在一起。大海,沙漠,骆驼,圣火,矫健而神秘的原住民,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景。

  与水亲密接触

  水中传递——1968年墨西哥韦拉克鲁斯港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火炬手从小船上跃入海中,把火炬高高举起,火焰跳动在海面上。水下传递——2000年,潜水员潜入澳大利亚大堡礁附近的浅海中,特制的火炬全部浸在海水中,燃烧产生的气泡汩汩上升,亦真亦幻。

  太空旅行

  为了展现本国科技实力,1976年加拿大人将火炬传入太空。卫星把圣火火种从雅典传递到渥太华。此举立即在全球掀起轩然大波,国际奥委会最终决定,奥运圣火还须由人力完成传递过程。

  母性之火

  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可谓是历届奥运会中最富于情感的火炬传递之一。12位准妈妈带着即将临世的婴儿加入火炬传递队伍。严格来讲,这些尚在孕育的小宝宝是奥运火炬接力史上年纪最小的传递者了。

  被盗圣火燃20年

  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圣火在大会闭幕后,却又燃烧了将近20年。原来闭幕后仍然燃烧的并不是奥运主赛场圣火台里的圣火,而是被盗的圣火。盗走圣火的人是日本一家公司的经理竹内先生,他当时是火炬的守卫人员之一。利用职务之便,竹内巧妙地用金属手提灯偷取了圣火火种,并带回家中让它继续燃烧。圣火被竹内供在他家中的前厅,燃烧不息。后来经确认,他家中的圣火确实来源于东京奥运会的圣火。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竹内的家人在打扫时,不慎将圣火弄灭,这燃烧了长达20年的非法圣火终于熄灭了。 (文文)

责任编辑:吴清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奥运, 圣火, 中华,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